月收入不到1千的6亿中国人,如何消失在你视野里?
2013年天注定在多伦多电影节放映时,有个来自一线城市的留学生站起来斥责贾樟柯,你为什么只拍穷乡僻壤,离了煤矿你会死啊。他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给解释解释,就是我周围的人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只拍中国底层的落魄,是何用意?也许我们怪不了这位留学生,在他只有山珍海味的字典里,永远不知道广袤的中国存在着一种现象文化割裂。
十年后抖快红微b,五大平台将文化割裂展现得淋漓尽致,富婆云集平台的网红易梦铃,永远不懂我靠抬头45度角的微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b站的大妹子们非要跑到工地里日晒雨淋,靠喊一声老铁收入上亿的辛巴,也永远搞不明白隔壁平台热搜为何总揪着女权吵架,吵赢了能赚钱吗?
答案你也很清楚,北上广深和3,4,5线长久接受不同的信息内容和文化,形成了迥异的审美趣味与消费习惯,所以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技术进一步加速,传播渠道在不同媒介的覆盖下,城乡2元的文化割裂变得更加云泥两派,而每个人都躲进自己的信息茧房,从抖快红微b当中,寻找自己同类人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问题来了,文化割裂是如何把我们的生活推到茧房里,又是如何将我们进行阶级分层?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出现文化割裂。
近20年最大范围的一次城乡文化割裂,你一定不陌生,就是90后的回忆杀马特,杀马特创始人,后来被人挖出是1995年出生的罗福星,那年16的他沉迷网吧,对农村外的世界向往不已,在网上看到美国哥特摇滚歌手玛丽莲.曼森和日本视觉系摇滚歌手石原贵雅,便想到了给自己去捣鼓一个红色爆炸头,于是诞生了杀马特这个名字,是他搜索时尚时,发现了smart音译而来的,他这套造型在互联网的传播下,许多人开始模仿追随他,最多时有20多万人愿意听命于他,称他杀马特教父。
直到一部纪录片让我明白,
原来怪异的发型给了他们渴望而不曾拥有的东西,杀马特们都是中学甚至小学辍学的留守儿童,进工厂平均年龄14岁,在工厂里他们在流水线上像一个机器般从早到晚工作,因为年纪小没经验他们被欺负,被骗8000元的工资实际拿到20元,手指被机器夹掉要不到赔偿,每天只能睡四小时,超时工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劳动局告老板,他们问劳动局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另类夸张的发型给了他们勇气,让他们觉得自己看上去不容易被欺负,也让从小不被关注的他们得到一点珍贵的关注,哪怕是负面的。他们聚集于名叫杀马特葬爱家族的qq群,这个群给他们归属感,安全感和温暖。
但同样是另类夸张的造型,在主流人群眼里却是另一番想法,许多人看不惯他们,非主流,洗剪吹,还有人直接批评他们脑残低俗。
2012年开始,许多人冲进杀马特qq群空间大骂杀马特,后来对杀马特的暴力慢慢由网上蔓延到现象,甚至有人在饭店里见到杀马特就用打火机烧他们的头发。杀马特文化所衍生出的割裂带来最大的问题是冲突,彼此互不相容互相敌视。但我始终认为可以不理解,但不该傲慢。
如今,短视频软件上通过自我摧残谋求关注的荒诞行径此起彼伏,一个粗糙,简陋,原生态的乡村世界在媒介的显微镜下纤毫毕现,但当这些展现在一线精英面前时,他们没有尝试去了解为什么,而是一如既往的应对动作是惊诧,然后敌视,继而忽略最后遗忘。
首先,文化割裂的本质是经济割裂。
爱默生有句名言,一个人就是他整天在想的东西,那是什么造成了一个人会想什么呢?管子的另一句名言可以解答,仓廪实则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我们的世界是否存在经济割裂?美国作家威尔,罗杰斯讽刺的说过,把钱都给上层富人,希望它可以一滴一滴流到穷人手里。
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美国人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钱都被上层截留了,根本不会流到下面。就像我本以为互联网资本做大后能造福穷人,但他们甚至打起了卖菜小贩饭碗的注意,于是经济割裂逐渐形成,说白了就是贫富差距加大。其实经济割裂一直存在,但因为信息传送的不顺畅,人们不太能直观地感受到,直到互联网的普及,上网也不再是少数富人的权利。
2021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3%,人人都能上网了,但并不是人人都有钱了,我国网民占比最集中的是月收入3000到5000元的人。因此,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经济割裂。那经济割裂又是如何传导到文化割裂的呢?这就要说到媒介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信息流通更多限于精英小众人群,因为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并不平等的资源分配与居高不下的网络费用,组成了信息护城河,所以富人通常能比穷人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在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越大。这其实就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提出的知沟理论。
而2014年后,随着4g驱动的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中国社会才真正实现了村村通往,媒介发展也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由算法主导,信息分发非但没有拆除前期圈层壁垒或者称知识鸿沟,反而对其进行了加固,最终形成了回音壁。什么是回音壁呢?其实就是在大数据对个人喜好的迎合下,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爱看的东西,反而让人更难触及更多的观点,然后相同观点相同偏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甚至在相互评论下加深对自身群体的不理智认同而造成对立,这就是所谓的回音壁效应,亦或者我们更熟悉的一个名词信息茧房。
就如同那个段子讲的,互联网的作用原本是让井底之蛙开开眼界,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可是实际情况是,成千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和肯定,并经过长久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这么大,有人觉得文化各类没什么,各玩各的不好吗?当大部分人都看不见不同的观点,而自己原来的观点被不断加强后,不同的人群就会变得愈加对立,如今的互联网生态变得越来越差,本来以为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与天南地北的人共同探讨问题,但却悲哀地发现,这个问题总是很快地被淹没,然后变成一种绝对的情感的对立,左的看不起右的,右的瞧不上左的。
饭圈是什么
饭圈这个词也是在2014年以后出现,与互联网的普及时间吻合。如今经常在网上看到各路粉丝相互对骂,撕逼不断,圈外人和圈内人也经常互骂,一个充斥着左右互搏,男女对立,阶级斗争上纲上线的互联网,真的是我们每个人期望的吗?更何况这天底下的事,你不看它它就没有了吗?
再一个是,6亿人月薪不足1000,一线房东月收入60万,几亿人没坐过飞机,反而在网友去全世界玩转的现实割裂面前,即便双方能风平浪静一时,也很难永远相安无事。底层人群可以在主流视角里消失,但他们不会消失,比如影视里的农村,那一期评论中有许多人说他们不想看农村题材,在如今大数据的迎合下,那么就越来越少的镜头会去对准这部分人群,他们失去关注但他们不会消失,再比如杀马特的确会在主流的敌视下销声匿迹,但这些早早辍学进入工厂的留守儿童不会消失,他们的迷茫,边缘感,渴望被关注也不会消失。
曾任凤凰周刊主编的黄章晋有篇文章叫“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里面提到只要封面与农村题材沾边,销量就会下降。他说,本来以为是因为这些内容与读者相关性不足,但后来他发现,更多是因为读者不喜欢看到社会不光明的东西,只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生活在主流视线边缘,旅行地图之外和电视镜头不会拍到的地方,他们不被看见,不被了解最后不被理解。
在算法主导今天,我每天被海量资讯淹没,同时也失去了信息获取的自主性,沉醉于被算法投影营造出来的信息茧房中。其实人想成长就得见世面,见世面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不同。
一个人在北上广深待久了,就会误以为身边的环境是常态是理所当然的,但要知道,北京集中了中国浓度最高的知识分子,上海,广州,深圳集中了中国浓度最高的工商阶层,而六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这才是我国多数人的常态。
只是对于远方的苦难,我们除了关注还可以做些什么以及谁来做,这都很重。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下期见
© 版权声明
本页内容中文字和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aiodt.com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