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资讯2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30 0 0

2023教育思享

这个思路有启发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的三个教育启发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明年会怎么样?

宏观经济怎么样?

全球通胀的压力有多大?

俄乌战争还打吗?

中国的哪个领域会被卡脖子?

“坦率地说,这些问题,我和你一样,没有答案。”罗振宇说道,“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有关于这些问题的特别确切的答案。”

在2022年12月31日20:30,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是“这个思路有启发”。他把自己比作一个“卖火柴的小老头”,“我一根根地擦亮我自己的火柴,期待你能拿到这个火种。”

京教君接过传递过来的火种,从罗振宇讲述的22个故事里,得到了3个和教育有关的启发。

看一看《60秒与10年》,“持志如心痛”地长期坚持干一件事,会有怎样的收获;读一读《“10万+”与微雕》,看看在内卷的环境下,精益求精会带来怎样的惊艳表现;翻一翻《绿道与眼前人》,体验“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接下来,请随京教君一起,和三个故事相遇。

当故事与启发次第碰撞,希望你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共鸣,涌生出分享的冲动;希望你透过启发直抵未知,预测未来的种种可能。或许,你还可以像罗振宇说的那样,“点亮自己,再把火种传给别人”。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01

《60秒与10年》

持志如心痛

罗振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故事《60秒与10年》。

10年前每天早上,他都在坚持干一件事: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发一段60秒的语音。60秒的文稿,坚持做10年,一共3652条,字数100多万,音频合起来有40多个小时。

罗振宇感慨:

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想坚持干个什么事,那我这10年收获的启发,其实就是王阳明说的那句话:“持志如心痛。”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痛处,时刻提醒着它的存在。需要我用全部的精力去填满它,到处搜寻资源去完成它。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新的一年,愿您种下梦想的种子,长期坚持浇水呵护,然后静静地等待它慢慢发芽、长大。

海淀区七一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朱凤书曾与家长们分享“学霸”们的秘密, “他们只不过是每天做好了自己的那些小事,坚持下来而已。”

做小事不难,难的是能否坚持下来。

比如寒暑假来临,有些家长为孩子制定了假期目标,并且设计了打卡的小方格,还有的做了计划表,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

但是,家长辅助孩子做假期规划,不仅要有计划表,还要把计划具体化。

例如,要把“读书”替换成“读《三国演义》两个章节”;把“做口算”替换成“完成30道计算题”;“把体育活动”换成“跳绳3分钟、跑步500米”……

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旅程。学习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十分重要。

剑桥女孩刘智美谈梦想的时候并不多,但她特别喜欢跟同学分享的是坚持:

首先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便拥有了动力的源泉。然后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我会制定一学期的学习计划,再缩小到每个月的任务,再是每天的任务,然后不停地督促自己完成。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懂得坚持的人不多。坚持很难,但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可以收获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

循着心中梦想,按照既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每天付出一点点,数年后就是另一番沧海桑田。

每天花60秒记一个新单词,10年能记下3650个单词;每天花60秒做平板支撑,10年后是依旧健硕年轻的身体;每天花60秒夸夸孩子,10年后孩子就长成了你夸赞的模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的60秒与10年,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故事?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02

《“10万+”与微雕》

在内卷的尽头,请试试“微雕”

罗振宇讲述了一个“吹毛求疵”的故事。

想让一篇文章爆红,很多人采取的方法无非是蹭热点、标题党、送福利、骗转发这些管用的招法。

而有个公众号是这么做的。当一篇文章的选题定了,内容定了,结构定了,甚至排版也定了,文章顶多算是初具雏形。 因为,微雕还没开始呢。

为了让每一段文字的呈现方式都恰到好处,需要责编、设计、策划和主编,几个年龄段不同的人,在主观感受上达成共识。光这一项工作,又花上了好几个小时。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这几年,听到多少人说,行业太卷了,赛道不行了,产业夕阳了。如果你在未来一年,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没招了,不妨想想“微雕”这个词。或者扪心自问:在别人下功夫的地方,我的功夫下到了吗?在别人不下功夫的地方,我下功夫了没有?

“微雕”不是“内卷”。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化,是你用这招,我也用这招,大家互相耗着。但微雕,是总能找到下刀的新角度,它们不在同一个作业面上。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精益求精。

做教育,就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每堂课上精益求精,在每个活动中精益求精,在每个细节中精益求精。不追求翻天覆地,只追求每天改变一点点。教育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安安静静,是在每一个细节上的精雕细琢。

做学生,就需要一股子死磕较真的劲头。你学习精进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为一道又一道难题绞尽脑汁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深夜反复修改作文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会因为你精益求精的努力,一步步向你移进。

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内卷的尽头,请试试“微雕”。

“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如果对待学习对待生活,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那么生活回报给你的便是苟且和卑微;如果始终抱着一颗精进之心,生活也将回报以歌。

只要在学习上持续精进,在工作上深耕细作,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领域里的王者。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03

《绿道与眼前人》

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我们不仅在事上可以微雕,还可以微雕人跟人的关系。为此,罗振宇分享了清华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和学生的故事。

这是梅赐琪院长的一张日程表:

周一傍晚,带学生跑步;

周三上午,办公室开放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去找他;

周四下午,主持“惊鸿”系列讲座;

周五中午,跟两个宿舍的学生午餐;

周五下午,跟学生一对一对谈。

他花了大量时间跟学生待在一起,甚至是找各种方式跟学生们“搞关系”。

教育的真谛是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播者,更是让学生学习的现实教材。爱、关心、气质和人格魅力可以替代千言万语,甚至一个眼神,都很重要。

学校是由活生生的人、活泼泼的精神构成的地方。人和人之间的良性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机勃勃的精神,才是学校的灵魂。

至于学习知识和技能,那只是结果。

中国最好的大学,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而这,也正是我们想象中教育原本该有的样子。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良好的教育,一定基于和谐的关系。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朱永新近日在《没有“好关系”,就没有“好教育”》一文中,强调了家庭教育中和谐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远远不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到学校来之前行为特征、认知风格、行为习惯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即使上学以后他大部分的生活空间还是在家庭。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效的亲子沟通,需要建立在良好关系和亲子信任之上。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管越反,常常与家长唱反调?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启动训导模式,这其实是孩子最烦的。

事实上,只有在父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和孩子玩一些家庭游戏,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如果平时实在没时间,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假期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 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难怪不少家长感慨:“在孩子青春期以前,家庭内部能养成交谈和沟通的氛围简直太重要了!否则要重新建立新的沟通机制实在是困难重重。”

家是讲“情”的地方。只有亲子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美好的,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或者建议才会是有效的。

李希贵校长有一句著名的话, “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里面,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这个规律在家里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 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取决于学校和父母对孩子的用心程度。

教育就是建立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老师与学生的连接越多,家长与孩子沟通越多,对孩子的爱就更多一点,对教育的感悟就更深一层,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

借用罗振宇演讲中的一句话就是:相信近处的力量,关切近处的冷暖,夯实近处的关系,体验近处的美好。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人过得不容易。

但反过来想,你受过的教育,经历过的职业背景,甚至犯过的错误,它们给你留下的遗产,都可以成为你当下价值的支撑点。

什么是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看看自己、问问自己:我的内核是什么?干什么能给我带来成就感?

我们最珍贵的能力,是让自己永远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你的价值,将只取决于:你的内在到底包含了多少丰富性。

应对挑战的办法就是去找到那些折旧更慢,更保值的技能,比如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

在未来的一年里,不要活成一个名词,因为名词仅仅是附着在我们身上的标签或者身份。

记住,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内核。

活成一个动词吧。怀着“持志如心痛”的志向坚持做事,并用微雕的态度去优化做事,去经营关系。至于事情的结果,曼德拉早已说过:

“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

与大家共勉。

罗振宇2023跨年演讲,透露了三个教育真相

来源 | 部分内容选自得到App《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

编辑|京教君补充和编辑整理

END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京城教育圈”视频号——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