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初三数学第六单元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和“12/24小时时间制”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问题范围广,错误多。降低考核标准,90分及格。
错不是因为题目有多难,而是因为相比之前的简单计算,题目的知识点容易让人晕头转向,难以掌握。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静心,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一、填写空题
考查的知识点很多。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比如问题1中的时间单位要尽量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这样才不会乱,不会错。是:年、月、日、周、小时和分钟。
问题2、3、4考察学生对平年和闰年区别的理解,以及对一年有多少天、几月和哪些月是31天、哪些月是3天的理解和掌握。有两种方法可以教我们快速掌握。
方法一:用拳头法。凸起的地方每月31天,凹陷的地方每月30天(2月除外)。
方法二:按歌背,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十一天都不会差。
一年有多少天?要看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平常年份的二月是28天,全年是365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全年是366天。
普通计时法:在时间前加上“上午”、“下午”等字样,如:下午3:45。另一种计时方法是24小时计时法,前面没有“上午”、“下午”等字样,如:19:00。
与24小时计数法相比,2小时计数法与24小时计数法的区别在于,12个数字被重复读取,产生两个1: 00,两个2: 00,两个3: 00,…两点钟方向。
二、真假问题
通过偷换概念,考察学生对日期、年份、时间的掌握程度。
根据押韵记忆法中月份的对比,九月是个小月,只能是30天,不能是31天。
然而,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月都不会有30天。
一年和闰年的区别只是在二月,二月在上半年,所以下半年也是一样。
问题3和4
考查学生对年、月、日、时系统的理解、掌握和计算,以及解决生活中时间问题的应用能力。
5.寻找朋友
考察学生对12小时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的阅读、理解和区分的熟练程度。
12小时制属于分段计时法,将一天的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有12个小时。从午夜到中午。而24小时制则采用0到24小时的计时方式。按照这个计时方法,下午1点是13:00,下午2点是14:00,以此类推。晚上12点24点,第二天00点。称之为上午(中午之前),然后从中午12点到午夜12点称为下午(午后)。
不及物动词运行时间的计算
考察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列车运行时间的计算问题。注:今天是同一天,第二天是第二天。
有同学说,我数了一下钟面,结果出来了;也有同学说我会分时间段加减时间,会出一个公式。…..
在计算列公式的时候,因为时间单位不同,所以每个数据的单位都要在公式里标注出来,而且在计算的时候,注意时间的进度是60,不是100!
解决问题
考查学生运用时间知识正确分析和回答有关时间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1题和第2题属于分段时间,要先把每一段时间算出来,再加起来。
问题5。只需先计算A到B所需的时间,然后用公式:时间x公里每小时=两地距离。
问题6以统计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点。①填表基本没有问题。②问题“能不能追上”类似于“够不够”。算完了再做比较比较好。③路上出问题不好的这一次也要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