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AI资讯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43 00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吕培俭,正焦躁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只见他神情凝重、思绪缥缈,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并且那双满赋焦虑的深邃眼眸,也时不时地看向办公桌上陈列的信件。

终于,在不断徘徊后,他仿佛下定了决心拿起那封看着很轻,但却极其沉重的信件细细摩挲。

若信中内容属实,那该事件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的轰动。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吕培俭

在如此严峻的事态下,向来对工作严谨细致的吕培俭丝毫不敢疏忽,于是轻声唤来了工作人员,吩咐他们立刻前往档案室调出保密等级为绝密的“一号档案”,查询这段尘封三十多年的历史真相。

那么这封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饱经世故的吕培俭都难以自若?而那段尘封三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又是什么,竟值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行长,如此大费周章的一探究竟?

神秘来信

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信件揽收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正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可就在他查验信箱时,忽然在诸多信件里发现了一封怪异的来信。

细细端详下,这个泛黄的信封看起来有些陈旧,但上面的字迹却雄浑有力,颇有笔扫千军之势。

而且里面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拿起来沉甸甸的,单单看上去,那厚厚的模样几乎就要将外皮薄弱的信封给撑裂。

而且这封奇怪的信件还是来自山西一个不知名的村落,遥寄给总行行长的。于是工作人员只能强忍心中的好奇,将这封神秘来信送往了行长办公室。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吕培俭

起初,行长吕培俭在看到这封署名“马眉”的信后,还想要心存戒备将它置之一旁,可没想到却被信封外皮上雄健洒脱的字迹吸引了眼球。

那字迹气若游丝婉若游龙,放眼望去那遒劲有力的笔法直让人看的酣畅淋漓。

“看来此人书法造诣极深,颇具大家风范。”故此,吕培俭在思虑片刻后还是打开了这封气势磅礴的神秘来信。

殊不知,看完此信的吕培俭诧异万分,他赶忙通知下属: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原来,这封信是一位名叫马文蔚的人亲寄而来。至于信封落款马眉,那是因为马眉是马文蔚的亲女儿,而这封信也是由她代父所写。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马文蔚

据了解,马文蔚在信中就《山西日报》先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表达了深刻看法,更描述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强烈谴责。

而且他不仅在信中提及了一个让人震撼不已的秘密,同时还附上了那期《山西日报》中所发表的文章。

其实在此之前,吕培俭就对信中所抨击的文章有所耳闻,该文章大量描写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冀朝鼎的光辉事迹,其中最让人感叹的就是冀朝鼎在我国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所做的卓越贡献。

但马文蔚却对此不以为然,说《山西日报》的这篇文章不仅冒犯了书法大家,还向人们传达了严重的错误思想。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冀朝鼎

据他而言,冀朝鼎虽然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为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却“窃取”了他人对我国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所做的贡献。

因为这件事情牵连甚广,如若信中所言属实,那么这件事情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对此,吕培俭只得派人紧急调取档案室那封陈年已久的绝密档案,来彻底还原这段尘封三十多年的历史真相。

当年真相

时光荏苒,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跻身大国的行列,而在经济发展和网络科技这方面我们亦是屈指可数。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不论是买菜还是去往任意场所消费,往往一个手机就已经足够。

所以,对于现代化社会而言,纸币的流通愈发减少,甚至许多人连新版纸质货币的模样都不曾见过。可在网络支付技术面世以前,纸质货币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虽然那些面额不同、样板各异的纸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不同,但是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纸质货币的版面上都印刷着“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具有独特代表性的字体。

在当时,人们对于这几个字体的来历可谓是好奇至极,各界对书写这几个字的作者更是争论不休。

由于当初唯一与作者有着密切联系的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已经离世,所以关于这件事情的真相也就无从考证。

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此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南汉宸

有人认为书写这几个字的作者其实就是南汉宸行长本人,因为他酷爱书法,加上他还是汉字提交审核的经办人,所以是他的可能性极大。

但也有人认为,南汉宸行长的书写字迹与票面字迹各异,所以并非出自他手。

紧接着,就又有人提出遐想,表示书写作者其实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丈夫,陈邦达。因为他曾经就职于人民币的印刷社,而且其妻子又是抗日英雄,所以由他书写合情合理。

一时间,陈邦达是书写作者的呼声就响彻了云霄。只可惜,就在此设想还未经流传许久时,就有人曝出书写作者的真实身份。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陈邦达

而那个人正是经济学家冀朝鼎。

在一次书画交流大会上,琳琅满目的绝美著作纷入眼帘。

忽然,一张张纸质货币出现,瞬间将书法交流的气氛推至顶峰。不出所料的是,大家对于纸币上印刷的“中国人民银行”几个仍旧是耿耿于怀,迫切的想要弄清楚书写作者的身份。

故此在人声鼎沸中,又开始了激烈的探讨。其中呼声最高的便是董必武和冀朝鼎两位前辈,随着争吵喋喋不休,顷刻间纷扰的书法交流就变成了真相求知大会。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董必武

看着越跑越偏的场面变得愈发不可控制,突然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站了出来,大声宣扬道:“别争了!书写作者的真实身份我早已知晓,而且已经透露给自己亲信的记者,想必在不久之后你们便会得知真相!”

对此人们虽然仍抱着怀疑心态,但看着他言之凿凿的模样又觉得有几分可信。于是众人便停止了对这件事情的争论,又投入到书法的造诣见解中。

果不其然,在此后没多久,《山西日报》便刊登了书写作者的真实身份。在酣畅浑厚的文章中,记者信誓旦旦的列举了各个证据以此表明了书写作者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冀朝鼎。

没想到的是,此篇文章一经报道就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球。一时间冀朝鼎的大名便活跃在众人的脑海间,社会各界人士也都为其奉上了诚挚的赞扬与感叹。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马文蔚

当困扰人们已久的难题赫然被攻破后,人们都沉浸在愉悦畅快的氛围中。

就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一位身居山西的老人便坐不住了,他气急败坏的叫嚣着《山西日报》记者的好大喜功,凿凿有据的抨击着无知记者的不实言论。

并让女儿代笔寄了一封密信寄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来澄清这件事情的真相。

而这位老人就是上述的山西老者马文蔚,据他称,书写“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字的人并非冀朝鼎,而是想要澄清真相的自己。

早在1948年,我国就已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但因为蒋介石的金圆券事件,一度使得国内物价暴涨,以至于让粮食价格翻涨至先前的数倍,人民币瞬间大幅贬值,导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随着事件的发酵,第一套人民币的券种也纷至而来,面额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小。于是秉着造福百姓的信念,党中央开始致力于国内货币的改革行动。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陈云

而陈云同志也被推举为第二套人民币研发的领头人。虽然第一套人民币被扼杀在时代背景下,但这并不影响众人对第二套人民币研发的积极性。

就连周总理对此也是踌躇满志,认为决不能敷衍了事:“货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马虎不得!”因此,有了周总理的授意,众人在制定票面等方面时都格外谨慎,不敢出现分毫疏漏。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周总理

可是在研发初期陈云就遇上了难题,遥记当年第一套人民币上印刷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有董必武前辈所著写的,为了写好这几个字,董必武前辈还特意沐浴更衣,焚香祈祷。

但此时的董老已然年迈,而且第二套人民币要重新设计,如要再次劳烦他恐怕于情不适。

故而只得另寻他人,在众人思绪良久后,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的南汉宸便把目光锁定在了马文蔚身上。

他从小酷爱书法写作,年纪轻轻就已经小有名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文蔚的书法造诣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况且,他就职于银行对货币了如指掌,让他担此大任再合适不过了。

可奈何马文蔚的级别不够,而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属于国家绝密,不能随意泄露。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南汉宸

故此,南汉宸行长绞尽脑汁想出了一则妙计。

1950年的一天,马文蔚接到通知,说南汉宸行长有事寻他,于是他便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南汉宸行长的办公室门。

见他风尘仆仆的赶来,南汉宸无比热情的招待了他,并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稀世毛笔供他鉴赏。

一向热衷于书法的马文蔚在细细观赏后,瞬间就露出了兴奋之色。

“这笔如此精良,该不会是宫廷御用吧?”见马文蔚两眼放光,欣喜不已南汉宸便故作大方的调侃道:“看你如此喜爱这支笔,倒不如用它书写分毫,试试御笔的滋味。”

闻言,马文蔚乐意至极,拿起长桌上的宣纸和磨台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待他一撇一捺的书写过后,更是极为赞赏这支笔的妙处。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马文蔚

却不曾想,南汉宸此时又让他书写一下“中国人民银行”和“圆角分、壹贰叁肆伍和個拾佰仟萬”这几个字,原因竟是他们都在银行系统工作,写这样的东西符合身份。

而此时的马文蔚早已沉浸在书写的愉悦中,对南汉宸的要求照单全收,写完之后还不忘挑出几个满意的让南汉宸赏鉴。

经此事后,南汉宸再也没有提及过此事,马文蔚也没有过多在意,以为只是他们二人之间的小雅致。

直至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正式发行后,马文蔚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书写的那几个字,已然被用到了纸质货币上。本想着前去找南汉宸行长“兴师问罪”,可转头一想如果自己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番贡献,那何乐不为呢?

更何况事关国家机密,这等要事对外保密是必然之举。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所以马文蔚即使知道自己的墨宝被“免费征用”,也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而且也一直配合南汉宸行长的行事,对试笔这件事情守口如瓶。

自此之后,马文蔚当初所写的那几个字也一直被当做“绝密一号”档案,历年贮藏在档案室里严加保管。

可不料时至今日,一则不实报道却揭开了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为了国人不被谬论迷惑双眼,冒犯到德高望重的专家,马文蔚只能现身澄清此事。

于是,现任行长吕培俭在得知此事后,毅然决然的带着绝密档案中的最初手稿来到了马文蔚老人的住处,开始了详细调查。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许是早已料到吕培俭会来,马文蔚老人一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并在众人眼前写下了功力不减当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

经手稿比对和笔迹鉴定,两幅作品简直神韵相符,笔劲苍穹一脉相承。至此,“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书写作者的真实身份正式了然于大众心间。

之前的不实言论带给经济学家冀朝鼎的困扰也就此了结。

至此,《山西日报》记者也撤回了自己的不实报道。而那个言之凿凿的书法爱好者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向马文蔚老人和冀朝鼎前辈以及广大人民奉上了诚挚的歉意。

垂暮之年

经此风波后,马文蔚老人依然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而吕培俭却时不时就人民币票面问题向他请教:“马老,您觉得第四套人民币票面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要不要继续使用呢?”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因为早先的人民币票面上的“國”和“銀”都是繁体字,而国家已然开始推行简体字的运用。所以票面的繁体字必然是要修改的,那既然要改,为何不将这六个字一同改掉呢?

“中国有句俗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初的六个字已经深入群众内心,最好不要贸然修改,但国家政策势必要奉行,我们大可只将六字之中的繁体字改为简体。”沉思片刻后,马文蔚老人淡然的说道。

随后,吕培俭觉得马文蔚老人所言甚妙,于是一早便将此番言论上报给了领导。之后在得到一众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后,决定启用马文蔚老人的意见,将六字之中的繁体进行修改,其余进行保留。

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密信,行长震惊:速查绝密一号档案

网图

自此之后,鉴于马文蔚老人突出的贡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特意下令指示山西分行对马文蔚老人尽可能的提供一些帮助。

并且总行也将此事禀告了上级,故而马文蔚老人不但得到了应有的“版权”抚慰金还获得了一处独院新居。

在各方的照料下,马文蔚老人才华横溢的女儿也被调往了银行系统工作。从此子承父业,继续为人民和国家奉献着自己的灿烂青春。

1988年3月29日,马文蔚老人因病逝世,享年85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