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家公司工作过,从招聘到培训近十年,从400人的小公司到14W人的跨国集团公司,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行业,经历了大厂外企的系统化,互联网的创新。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后端职能部门,公司里存在什么样的部门,比如HR、培训、运营等。为什么有的团队业务部门很喜欢,有的部门业务团队看不到你的存在,所以有的团队特别反感?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经历和看到的事情,从真实事件中学习一些有效的经验。
经常听到生意伙伴说没人做什么。作为HR系统的一员,我经常对此嗤之以鼻。大多数人认为演讲者很肤浅,不了解别人的工作。
直到前几年年底,我参加了一个——HR和销售团队的共创研讨会,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增加了对工作的敬畏。
事情的经过如下:
HR团队组织销售经理召开研讨工作坊,讨论新的一年如何从市场上挖60个销售高手。
在共创之初,HR负责人先把原本打算参与共创的5个HR同学全部叫来,留下8个销售经理在现场。因为主题与销售经理密切相关,同时,销售经理也期待一些关于员工招聘的新想法。他们一直都在投入和努力,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不断地碰撞,最终在几个输出上达成了共识:
招聘是不仅仅是HR的事情,我们作为团队管理者更要为自己的团队满编率负责。要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资源,协同HR在Q1季度完成100人的高级候选人才库的搭建。要去与优秀地各行各业的销售精英建立人脉关系,现身说法地循序渐进地影响对方加入团队,实现新一年的高级销售的满编率100%。
当这些销售经理拿出自己的方案时,精彩的一幕出现了。骚气经营三家公司。
第一幕:偷换概念,质问业务管理者
HR负责人先拿出一页上一年各地区销售人员满员率的数据,然后问这些销售经理像领导一样,“人员配备不满意就不能开展工作了吗?我去年在这里的数据显示,你们部门仍然实现了公司的目标,空置率为10%。”
实际情况是:“高级销售100%满员率”是HR领导自己制定的考核项目之一。
另外,销售事业部10%的空置率和高级销售100%的满员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一刻,我不知道她是对这个指标很抵触,还是真的不合适但她很弱。是人们当场发泄不满的场景。就算大老板在,大家也开始窃窃私语。
理论上,此时此刻,HR和销售有了一个共同的指标,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就因为这个HR总监的表现,我此刻看到的是一个不认可指标,发泄情绪的HR总监。
第二幕:奇葩逻辑,炫耀专业术语
接下来我继续强行解释,否定了销售经理们讨论的输出:“为了不干扰你们的讨论,我把HR的同学叫来了。但是作为一个业务团队,你在公司的第一线。你是最懂行的,最熟悉你的专业和你的市场情况。你应该比我们背景HR更了解你要的人在哪里?如何打动他们?结果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有创意的方案。”
然后我很帅气的打开了我提前准备好的PPT,开始呈现自己的内容。
就像她自己说的,她的方案并不比销售团队的产出更有创意,但是用到了专业的逻辑和大量的HR术语。
销售经理们一脸不解:人才供应链和我们讲的:招聘优质对象,精心培养,精心管理,有什么区别?
虽然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特长,但是我完全不知道玩专业概念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在HR的专业领域比业务强吗?如果没有,我能为你做什么?
第三幕:指名道姓,树立敌对情绪
最后,选出一名销售经理来介绍研讨会的结果。总结的最后,HR负责人说销售经理给了大家一个任务。回去的时候记得建立自己的学长候选人库。销售经理的代表看起来很尴尬。
后来和销售经理沟通后,他感到无奈和恼怒,知道自己不会作为代表发言。参加这个研讨会的销售经理也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很蠢。他们给自己定了额外的指标,还得被HR的头头训一顿,最后还得自己招人,找HR要东西。他们觉得自己被骗了。
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设定目标的回应。
你是想表达事情是你发起的,还是担心你的话不管用?对别人没有基本的尊重感。对于表示愿意合作的销售团队来说,对他们的工作支持表示感谢,并真诚邀请大家一起努力实现未来的目标,不是很难吗?
在整个事情中,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真的感到很遗憾。本来是好事,销售团队主动提出参与招聘。结果操作起来猛如虎,大家的积极性全被破坏了。
业务一号位和主持人在后面,站出来给大家打打气,鼓励鼓励。但是参与的伙伴意愿都没有了,只留下傻逼的印象,被指标压着,HR不行。
这件事,让我后来一直警醒自己:
清晰自己的站位,把自己变成业务团队的伙伴而非障碍,支持他们达成业务结果尊重每一个业务伙伴,不要把别人当傻子,真诚坦率地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但不要卖弄自己的专业
写在最后,希望这些小事也能帮助你思考HR的工作方式。
© 版权声明
本页内容中文字和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aiodt.com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