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达5000年之久,从远古的孔孟思想到当今的社会主义文明,从甲骨文到简体汉字,华夏人民的千古智慧筑造了一个辉煌的中国。一起来看看关于有关传统文化的高考满分作文,欢迎大家查阅!
有关传统文化的范文1
一、年前的准备活动
我一直都觉得城市的年味没有农村那么浓,因为城市里的人们什么都可以买到,而自家做的却很少。在家村吃的肉是自已养的猪,年糕是自己种的粮食做的,我想吃在心里,会有说不出的高兴。
记得几年之前,我还是家里的小帮手,对于爸爸、妈妈所做的总想插一把手。比如说蒸年糕吧,在我们哪儿一定得用石碾碾出来,而且还得用那个老石碾——民国不久建的。我和邻居的伙伴们会争先恐后的去推碾子。再拿包饺子来说吧,我在十一二岁那会儿就会擀皮儿了,这都是在过年的时候学的,但到现在我还不会包饺子,究其原因,这几年似乎没有那么忙了,自己也用不上了。馒头、年糕可以买到,春联也是买来的,鸡鸭鱼肉也是现成的,再也不用我给父母提热水了,饺子也是妈妈一个人做馅,做皮儿。我本想帮忙的,可妈说每个人吃的都不多,让我写作业去,她能忙得过来。哎!年味变了。
听邻居的老爷爷说,过去的年可不像这么过,年前好几十天就得把灯笼架做好,把纸准备好。然后每天都得做一点。因为当时人每天都在为吃饭而奔波,所以贫苦平民家庭都这样。不过有一些富裕的人家,会为过年整整忙上一个月。当灯笼做好后,里面放一盏灯挂起来。我听说有像农民耕地的,有拿着皮鞭打牛的,这是在灯笼中可以看到的,不过实在难以想像。听老爷爷还说,那时吃的荞面饺子,很硬的,他说现在的人们拿白面饺子都不当好吃的了。
二、节日的活动
听姥爷说,过去人们会带上特制的帽子,走到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跷,正月里唱大戏。他们那一代,爸爸那一代都很爱看戏,也爱唱。不过近几年里,已没有人唱戏了。记得前年、去年是歌舞,今年什么也没有。我听说,人们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将,光顾歌舞的也只有引起小孩子和老人、妇女。因为人少,所以不准备举办了。我的另一个邻居家,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打麻将到大年初一八点。这散伙了,也可能去睡觉了吧,不会去拜年。不过,今年我也没有。因为一大家人一起去给我们家族的老人拜年这个礼节问题已被许多人淡化了。聚不成伙,已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我觉得好没意思,在家看了一天电视。
年味变淡了。我回忆小时候,还能尝到浓浓的年味,面对现实却又令我失望。难道说我们的社会在畸形发展吗?在物质生活宽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怎就倒退了呢?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但人们过年的态度变得轻了,淡了,没有浓厚的文化生活了,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了,不仅学生,全社会都应做一些改变,来挽救这快要被人遗忘的传统文化。
有关传统文化的范文2
雨打芭蕉,帘卷西风,历史如奔腾的长江悠悠而去,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些被一代代坚守的传统文化,汇成了我们的民族魂。
儿时,我爱托着两腮饶有兴趣地看着奶奶灵巧的手把那大红色的纸剪成一幅艺术品。纸屑飘落在她的袖口、指尖,一条高高跃起的红鲤鱼逐渐呈现在纸上。“真好看,奶奶好棒!”我爱不释手。奶奶欣慰地看着我,眉宇间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这窗花剪纸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一宝,里面有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中华情。可惜,现在关心的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能不能一直传下去。”在奶奶的熏陶下,我小小的手拿起了剪刀。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还在那整齐的方块字里。“杨老,帮我家也写一幅吧!”“真好看,谢谢啊!”每到春节,爷爷家门口都会挤满找他写春联的人。爷爷平日里没什么其他的爱好,就喜欢写毛笔字,只要村里有红白事或其他需要写字的就都找爷爷,爷爷也非常热心去帮忙。我小时候就时常围在爷爷身边看他写字,帮他砚墨。“爷爷,我也想要学写毛笔字。”我羡慕不已。“好啊,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都不常写字了,但这方块字博大精深,电脑这冰冷的机器哪能懂得。”在爷爷的带领下,我走进了方块字的世界。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精致华美的戏眼里。外公外婆喜欢京剧,于是我就开始学习京剧,摆起兰花指,迈出凌波步,扬起眉头,“装模作样”地唱了起来,虽然只是不懂含义的模仿,但我还是从外公外婆眼里看到了欣慰之情。外公早年买了一套京剧的正旦服,如今将它送给了我,“丫头,京剧可是我门的国粹,你坚持着好好练,可不能辜负了这戏服,糟蹋了国粹。”外公语重心长地嘱咐着。我郑重地接过来,对外公微微一笑。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的确,在这个流行音乐风靡的时代,我们能做什么?或者只是默默地关心与坚守着我们的骄傲——“国粹”京剧。
世界各地,天涯海角,每处都会有坚守着中华传统的华夏儿女,连成一个红红的中国红,飘扬的中国红世代相传,汇成厚重古老的中华魂,生生不息。
有关传统文化的范文3
寒假已过一半,今日已是大年初五,正直过年之际,季中七二中队dreamwing小队的队员们并没有忘记小队活动,都按时到达集合地。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一点点的流失,像传统的过年习俗对我们这些零零后的队员们来说,也有些陌生。在活动之前,队员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今天,一起去河坊街,寻找草编艺术。
在这时,身着红色衣服,头戴帽子的叔叔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队员们走了过去,满满的惊喜,终于找到草编艺术了!
队员们走上前,和叔叔打了声招呼,说明了我的来因,开始了寻访之旅。
叔叔很亲切,从叔叔的口中得知:他姓王,叫王力。队员们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工艺品,按捺不住性子,急忙问了起来。
“王叔叔,你们家都是做这一行的吗?”队员们争着问。
王叔叔一边编制工艺品,一边回答:“早在我的爷爷辈,我家已开始靠着这项活计为生,传承到我手中已是第三代。十几岁开始学这个活计,当时也是出于自己喜欢,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了”
队员们又继续问:“那您能和我们讲讲草编艺术的历史有多悠久吗?” “草编艺术留传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王叔叔和蔼地说着。
“您对草编艺术渐渐失传有什么看法?” “希望草编艺术能深入学校,让孩子们喜欢,也让孩子们去体验、学习这门技艺,将来传承这门传统文化!”
王叔叔说的每一句都深深地记在队员们的脑海里,他多么希望这一代能有更多的人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啊!
通过本次寻访实践活动,小队员们不仅了解了传统草编艺术,体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关传统文化的范文4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
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有关传统文化的范文5
本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在我们全校同学中开展了“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活动,很多同学通过参与这项活动,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我本人对这项活动也从一开始的不积极、不热衷转变成为一个忠实的参与者,并从活动中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活动使我迷上了读书。还让我们家被评为了学校的“书香之家”。
记得在活动开展之初,我回家对爸爸、妈妈讲了学校的要求,请家长支持和帮助我读书。爸爸和妈妈听说后,也非常高兴,纷纷表态说坚决给予支持,而且都拿出了实际行动:爸爸和我一起分析从哪一本书下手读起,并分别给我讲解了备选书籍的大概内容,并答应我尽快去书店购买;妈妈则协助我整理书架,把一些我以前读过的幼儿书籍搬了个家,专门为这些即将进门的好书籍腾出了一个位置。妈妈还边做边笑着对我说:“既然你的新朋友那么重要,我们也不可能亏待它们呀,得把它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而且平常很少上书店的妈妈也在爸爸出差时,破天荒地带着我去书店选购到了厚厚的好几本书。这里面有《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岳飞传》等有利于我成长和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书籍。可以说,我们全家人上下都给予这项活动以高度地重视,我也向家长表示一定好好读书。
但说归说,做归做,刚一开始不久,我那懒惰和不求甚解的毛病就又犯了,本来到了定好的读书时间,我有时却总要拖上一拖,这样经常影响到了我读书的进度。还有就是即便我读书了,往往也没有认真去读,这样使得我往往不能深解其意,出现转机是在爸爸出差回来后我们父女间的一次交流中。
当时爸爸问我有没有坚持好好读书,我回答说当然了,爸爸说那我要考考你。接着,爸爸根据我选看书籍的内容提了很多相关的问题,可没料到这些问题我竟然有一大半都没能答上来,这下我“哑”了,自己被深深震住了:看来不认真读书几乎等于是白读了。在爸爸的教育和帮助下,我下决心改变态度,在做完功课之余认真投身在读书活动中。
从此后,我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都要读一读书,渐渐我养成了每天中午抽出4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诵读这些书籍,慢慢地,我被书中的人物和情景深深地吸引了,我完全陶醉在了书的海洋之中,沉迷在动人精彩的内容当中。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爸爸考我什么我都基本回答得上来,这样既增加了读书的兴趣,又丰富了生活和学习,真是一举两得!在坚持了几个月后,我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字识得已有几千多了,比只在课堂上学的还要快;自己可以流流利利地完整地读一篇较长的课文了;还汲取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比如说《杨家将》吧,它使我知道了杨家一门三代,为保家卫国与入侵的强敌北辽、西夏誓死抗争的悲壮故事。《水浒传》则让我知道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英勇等,总之每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迷上了“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后,我已能完整流利地诵读三部或以上的经典书籍啦!对此,爸爸和妈妈都夸我呢,说我的进步很大,我也觉得自己比原来诵读的要好!我在心里说这可真要谢谢举办的这个活动哩,它呀,不仅让我爱上了读书,而且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知识,让我诵读得那么好!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么说的,不然的话,还不知怎样才能培养起我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看的越长,记忆力也就慢慢地提高了,现在我已能背诵三千字以上的经典故事了,爷爷和奶奶也都高兴地夸我是一个小“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