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欧盟之前响应美国推出的“天然气限价令”即将面临失败,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后仍然没有通过,其中德国、荷兰等国家明确反对。英媒认为德国拿出2000亿欧元补贴能源企业并做好了“高价抢天然气”的准备,他们不打算为盟友国家来买单,这也让朔尔茨在上个月的峰会上饱受针对。失去俄罗斯市场后,现在欧洲进口天然气的渠道越来越“紧”,到明年储备气用完后将接近极限。
3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公布了一份财报: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在俄乌冲突期间成为仅次于挪威的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完全取代了俄罗斯的地位。由于美国和欧洲没有水下管道输气,意味着美方售卖的天然气全部是通过海运出口的“高价气”,但这些价格高位的天然气仍然供不应求。消息提到,在“卖气”生意最火热的7到10月份,美方还从其他国家收购能源送到欧洲,现在已经用海运天然气牢牢占据欧盟采购总量的近一半份额。
当然,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美国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路孚特统计数据显示在俄乌冲突之前,美国能源产业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市场行情差、新冠疫情限制、全球消费低迷等因素,很多能源承包商资不抵债破产或者转行,整个行业都面临危机;但今年美国液化天然气运营商预计盈利高达590亿美元,这些资金足以填补之前7年时间造成的450亿美元的亏损。一直处于“高度亏空”依赖政府垫资和贷款的美国页岩气生产商今年的盈利规模预计高达2000亿美元,这甚至能帮助他们还清之前的所有欠款。
一方面是欧洲民众的抗议,另一方面是美国天然气经销商的“大赚”,欧洲的资金正在随着能源市场流向美国;有人提了一个假设:欧洲如果想用上比现在气价低70%以上的管道天然气,从中东、北非新建管道还需要3-5年时间,这段期间他们要一直依赖美国能源,向美国行业提供的金钱能达到万亿美元以上的数字,换来的是每个国家牺牲GDP年增长率来“填坑”;当然这只是“能源吸血”的一个最直接影响,如果再加上包括企业因为高价能源迁移、工厂倒闭、劳动力移民等间接损失的话,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代替俄罗斯成为欧洲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之后,尝到甜头的美国政府是否会“收手”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分析认为:如果美方认为他们的欧洲盟友能承担这些经济代价,不至于让欧洲崩溃的话,他们有很多种手段来让欧洲一直购买美国能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外交、战争和局部冲突的方式尽量拖延中东向欧盟建设的管道,让管道工期拖延至5-10年以上,这些都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美国对欧盟还存在所谓的“仁慈”,也就不可能让他们现在还承担如此痛苦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