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落山川
人类历史上最大运输机,代号为“梦想”的“空中飞鸟”安-225,还有机会重新翱翔于天际吗?
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总经理向外界披露,该军工厂正在秘密建造新的安-225飞机,且进度已经达到30%。这一重磅消息,可能会让许多航空爱好者兴奋不已。而在兴奋之余,疑惑也随之而来。
众所周知,安-225这一诞生于冷战背景下的全球最大飞机有且仅此一架,弥足珍贵。在俄乌冲突之初,安-225被战火摧毁,令无数人为之惋惜不已。倘若这一“空中飞鸟”能够重新在天空中续写辉煌和浪漫,自然是美事一桩。
在今年五月份,乌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克兰有能力着手建造第二架安-225,但预算需要8亿美元,尚无援助方。当时,泽连斯基给出的建造理由是,未纪念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牺牲的乌军飞行员。如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重造工程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似乎证明乌方的建造计划已经在有序进行中。
然而,我们真的能够相信安-225将重新翱翔于天际吗?不难想象,作为如此稀缺且特殊的存在,安-225的制造并非易事。其机长84米,高18米以上,翼展88.4米,最大承载能力250吨,被称为“空中巨无霸”。在全负载重的情况下,安-225仍能持续飞行约2500公里,最远的航程可达1.5万公里,性能相当优越。
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乌克兰是否有能力重建安-255飞机,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当年,由于缺乏资金和社会不稳定,苏联只生产了两架安-255飞机,且第二架造了一半后随着苏联航空计划的搁置而流产。
苏联解体后,安-225被乌克兰接管,并被继续搁置了10年。直到2001年,经过几次大修,安-225才重新焕发活力,继续在航空领域大放异彩。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安-225曾被多个西方国家租用赴华装载抗疫物资,天津、上海等机场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当前,在俄军的反复轰炸下,乌克兰的工业系统和能源基础设施遭受了沉重打击,而包括顿巴斯地区内的工业基地早就却成为俄、乌两军争斗的前沿阵地。乌克兰如何协调和调动国家资源重建安-225是一个重大问题。
毕竟,由于可能出现的整体缺水和停电危机,乌首都基辅正在考虑对整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疏散。早在几个月前,基辅当局就只能依靠西方援助,向政府和军队人员发放工资。至于有经验的工程师,在苏联解体之初,就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这也是该国在军工领域一直“吃老本”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战时的乌克兰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连民众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又如何能够建造像安-225这样的大飞机呢?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泽连斯基计划重造安-255飞机,究竟是想用来做什么,试图发挥什么价值?苏联设计的安-255飞机用于运输大型航天设备,这已经不符合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需要。此外,安-255飞机的维护、修理和运营成本非常高,运输普通货物的综合性价比也不高。
如果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是为了“纪念”,而在战争尚未结束,万千乌克兰人命运未卜的情况下,这种“重造全球最大飞机”的表演意义是否远远超过所谓“纪念”意义呢?
总之,从多个方面来看,泽连斯基重建安-255飞机的愿望很难实现。也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轰然解体,安-255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