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的猪价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因是9月底时,市场对于10月份的猪价走势普遍是有一定保留的,然而10月的猪价走势确实令人意外。
一方面,9月份官方不断释放调控信号,同时储备肉的投放也创下了单月投放的历史新高,使得市场对于10月猪价的预期有所回落;
另一方面,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消费普遍走弱,尤其上半年,多个节日消费均不及预期,而9月底时市场猪肉价格也徘徊在十几元一斤的水平上,并不具备大幅刺激消费的条件,因此市场普遍判断即便是十一长假,消费也仍然会不及预期。
受这两方面影响,市场对于10月份的猪价走势有一定保留。
但是进入10月以后,从月初开始,猪价就呈现出上涨的格局,刚开始涨幅并不大,属于“小步挪涨”,而市场判断,随着十一长假的结束,消费回落,猪价可能会止涨转跌。
然而令市场意外的是,十一结束后,猪价并没有止涨转跌,反而更加“涨”势如虹。
截至当前,多地生猪价格已冲上了28元/公斤,即便是价格最低的地区也在25元/公斤以上,甚至最高价格正在向30元/公斤的大关逼近。
近日,国家第五批储备肉总计2万吨再次投放市场,但是从最近几次的投放情况来看,对猪价影响不大,猪价仍然持续上涨。
那么,储备肉调控为何“失灵”?猪价还能涨多久呢?
其实,本轮猪价上涨并非是消费推动的,或者说随着猪价上涨,市场猪肉价格也水涨船高,当前猪肉价格已涨破20元/斤,而今年许多家庭收入下滑,猪肉价格上涨后市场消费明显受到抑制。
消费没有激增,为何猪价却持续大涨呢?
这主要是受看涨情绪影响。
自猪价从六七月份反弹上涨以来,市场的积极性就开始增加。尤其到了四季度传统的消费旺季,有腌腊及春节备货的利好,养殖户压栏挺价以及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明显增高,这也使得市场出栏生猪减少,呈现出阶段性的供需偏紧的局面,推动猪价上涨。
其次,随着猪价快速上涨,养殖户的头均利润也迅速扩大,当前已超过1000元/头,甚至有的达到了1500元。即便近期饲料价格也频频提价,但是鉴于四季度的消费利好,不少养殖户依然看好后续走势。
第三,截至目前,今年储备肉投放共经历了5轮,投放后对市场的实际调控作用相对有限,于是调控作用渐渐被养殖户忽略,看涨情绪持续上升。
但近日,国家发改委也明确发文表示,目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过度上涨区间,并且这种上涨并不是因为缺猪,而是二次育肥和压栏所导致,须警惕猪价下行风险。
而对于猪价持续上涨,市场的研判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当前猪价基本已接近“顶部”,后续再涨的力度明显减弱了。
虽然猪价上涨,养殖户挺价情绪较高,但当标猪价格涨至14元/斤,大肥价格超过15元/斤后,基本达到了养殖户的心理预期,因此认卖现象明显开始增多。随着挺价心理减弱,出栏增多,后续猪价再大涨的空间明显变小。
二是当前猪价虽然涨得欢,警惕11-12月“拉清单”。
过度的压栏及二次育肥很容易改变市场的供需节奏。由于大家都比较看好11-12月的消费旺季,所以大量生猪都集中在这个时期出栏,这时就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反而改变了之前的走势预期。
三是猪肉价格对CPI影响。
数据显示,9月份猪肉价格上涨了36%,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这意味着后续猪肉价格上涨的空间将变得有限,反推到猪价上,也意味着猪价涨势缩小。
综合来看,虽然短期猪价上涨的势头依然持续,但是拉长来看,对后续市场供需恐将产生影响,因此须警惕11-12月猪价有不及预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