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球四天后滕哈赫给出精修方案,打身后成为击败维拉的关键棋

推荐2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31 0 0

经过上周末的较量,两位教练都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滕哈赫。

主场失利,曼联势必想要在次回合打出更好的表现,以此来证明自己改正错误的快速和有效,但考虑到这又是一场联赛杯的比赛,还有轮换阵容的必要性,所以滕哈赫在赛前就表示,“我们计划进行一些调整,但是希望可以打造一支强大的队伍。”

而埃梅里这边,也有一样的考虑。

相较于上周末,两支球队都做出了大量的人员调整。

总计22人,两场比赛都获得首发的球员只有8人,两边各有4人。

维拉这边,埃梅里在每条线上都保留了一名主力球员,而在曼联这边,滕哈赫在中前场做出了更大幅度的人员调整,这体现在从赛季开始就伤伤停停的马夏尔直接披挂复出,首发出场。

很显然,曼联想通过进攻端来改正上周末的错误。

开场之后,马夏尔展现了不错的接球状态:

这种跑动范围不大,主要通过对抗来接住和稳住球权的方式,和上周末首发的C罗有很大的区别。

C罗在接球前,通常会大幅回撤或拉边,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方中卫不一定都会跟出来,而马夏尔这种接球思路,中卫就不能不干活。

这样一来,就会给维拉的中路防守带来压力,由此起到将防线向内吸引的效果。

然而考虑到马夏尔的身体和状态,本场比赛他的战术职责并不是很重,更多时候他的接球只是一种牵制,曼联真正的杀招其实是两侧的拉什福德和布鲁诺

上一场比赛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埃梅里的球队在防守端会使用三、四后卫切换的方式,在防守结构上不断地建立优势:

在这种防守结构面前,对手很难找到空间。如果陷入阵地战,找不到从局部破开防守的有力方式,就会在不断的U型转移中浪费时间,还会给埃梅里的球队提供打出反击的优越环境,从而被对手一波带走。

而在曼联这边,由于马夏尔刚刚复出,他的特点也无法提供稳定的支点效果,所以曼联需要重点发掘、利用除了对抗的另一优势:速度。

所以本场比赛的曼联,很好地吸取了上一场比赛的教训,这体现在曼联不给维拉落入阵地防守,切换阵型的时机,在进入30米区域前,直接用速度打身后

上半场比赛,曼联多次使用这一方法,虽然传跑联动的效果不佳,导致没打出几次有威胁的机会,但曼联一直在坚持这一点。

这是正确的思路。

从进攻端来说,这能让曼联绕过阵地进攻的困难局面,从而发挥出自己的速度优势,这就是拉什福德和布鲁诺今天同时出现在边路的原因。而从防守端来说,即便效率不高,但曼联通过这一方式不断地给维拉制造压力,也就让他们无法像上一场比赛一样,持续地用换位打出推进,进而威胁曼联的后场。

要知道,曼联本场使用了在高位经常出错的马奎尔。

尤其是上半场第41分钟的这次进攻,曼联通过马夏尔吸收压力,直接通过转移找到了弱侧的布鲁诺和达洛特,让这两人有了带球推进和前插助攻的空间,可惜的是,达洛特并没有处理好:

而曼联上半场最好的一次进攻,发生在第10分钟,曼联通过横向转移,将维拉压成了六后卫,失去了防守层次:

从而在弱侧捕捉到了肋部空间,只不过马拉西亚的最后一传没有打出:

这次进攻的起源,则是布鲁诺等人在前场的高位逼抢,换回了球权:

维拉在后场出球时的优势,建立在本方左半扇。马夏尔和布鲁诺,需要逼抢维拉门将、左中卫和左后卫三人,如果是主力组,达米安-马丁内斯很可能会直接用长传找迪涅,就能顺势破开曼联的逼抢。

然而今天的替补组,门将短传给右脚打左半扇的钱伯斯,自然就被布鲁诺顺势堵在了里面,而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这两个片段,分别显示了曼联本场比赛的进攻和逼抢,这是曼联上半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是上周末没有打出的东西。

所以,曼联在半场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而维拉方面虽然表现不佳,但埃梅里手上有主力组可以打后手,所以他也能够接受。

更何况在下半场一开始,埃梅里的球队就打出了进球:

弗雷德投诉手球的停顿,让拉姆齐直接面对后卫线,而在马奎尔的身侧,沃特金斯已经准备好了。

从防守端来说,这球曼联大概率防不下来,换一个右中卫或许能在沃特金斯起脚时施加一点身体压力,但这一点今天也不太可能,所以球队还是得从进攻端找补回来。

很快,曼联就通过长传打身后的方式,扳平了比分:

这一球就是抓住了维拉在变阵前的空间,一直利用到了门前,毕竟埃梅里的三、四后卫切换再精妙,也总不能在中线区域就开始切换,封锁肋部空间吧。

而扳平比分之后,曼联也拔高了逼抢力度,逼出了对手的失误:

双管齐下,曼联在第54分钟,由拉什福德打出了阿什利-扬的黄牌,从而打开了一条进攻通道:

边路打开之后,马夏尔也在中路获得了更大的空间,这次推进就险些形成了边中结合:

此后,范德贝克也在中路和队友形成了配合:

势头明显在向曼联一方倾斜。

于是,埃梅里出出手很快,迅速换上了明斯、布恩迪亚和利昂-贝利这三条线上的主力,解决了多重问题,创造了多重优势:左中卫不再是别扭的右脚选手,布恩迪亚内收更为顺畅,利昂-贝利的冲击力对曼联更具威胁。

于是,几乎是在换上场后的第一次进攻,维拉就收获了进球:

拆解出来的话,先是马夏尔在逼抢明斯和门将时,让后者得以向前出球:

麦金带着马拉西亚向内移动,麦克托米奈跟丢内收的布恩迪亚,从而让后者发掘到了马拉西亚已经被带离的左后卫防区。

于是,阿什利-扬来到前场,送出传向后点的传中:

比分再度落后之后,曼联这边开始做出调整,拉什福德和布鲁诺进入中路,两侧派上新的边锋,中场区域埃里克森也替补登场。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曼联在结构上的问题,比如第64分钟维拉的这次推进,拉什福德和埃兰加逼抢门将和左中卫:

被对手捕捉到了左后卫的空位,由此一点打穿曼联的逼抢线,发展成了后续的斜向转移,针对弱侧的进攻:

在这一次的逼抢中,布鲁诺作为前腰的空间意识再次出现问题,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道格拉斯-路易斯,自然也就没能卡住这条唯一可能突破曼联逼抢的线路:

然而,布鲁诺打前腰的好处在于,他可以额外提供针对对手中路的冲击力,从而与拉什福德一起形成冲击力更强大的中路进攻力量。

而且在拉什福德进入中路之后,曼联原有打身后的进攻套路就变得更具威胁了,在3分钟内打出两次针对身后的进攻,再次扳平了比分:

于是,下半场后半段就变成了维拉通过中场后的进攻效率:

和曼联通过冲击打身后、逼抢抓失误的进攻效率的比拼:

像埃里克森这种替补后腰前插,为进攻端加码的攻势,也是滕哈赫的思路所在:

比赛打成这个样子,考虑到曼联球员的平均质量,获胜也就成为了理所应当。

不到一个星期之内的两场比赛,两支球队各获一胜。很显然,埃梅里的布阵,尤其是其进攻和防守两端的布置都很精妙,这是其带队屡屡能够以弱胜强的基础所在。

如果要拼结构和思路,滕哈赫显然是比不过埃梅里的,其中有一点做不到,就会酿成大祸。比如当边后卫被维拉内收的边前卫带进中路时,理论上这一侧的边锋就应该立刻收进后场,就此形成翼卫,甚至是边后卫。

但这一点滕哈赫是做不到的,也不符合曼联现有球员的特点。

曼联现在手上的牌,能打好的就是进攻,而且是不能落入阵地战,要打出直接的速度优势的进攻。

滕哈赫恰恰是基于这一点,才在本场比赛中布置了如此众多、直接的打身后战术。这一点既符合自身实际,也能在维拉切换成三后卫之前就抓住弱点。

这也就是我们在上一场比赛之后提到的,曼联如果想在本场比赛复仇,只能选择在进攻端加码,这是唯一的一条路,也是滕哈赫这一拨教练更能看清的一条路。

很显然,曼联做到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