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费你的敏感优势,养成强大内心,摆脱矫情、内耗、玻璃心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38 00

你有这几个表现吗:

喜欢胡思乱想,早上给同事打招呼,被忽视了,你会觉得他对你有意见;

在意别人评价,朋友说你两句,你会难过好几天,尽管他只是开玩笑;

心里装不下事,同样一件小事,别人波澜不惊,你波涛汹涌,不停地纠结内耗;

共情能力超强,听朋友说悲伤的事情,他没哭你哭了,结果他反过来安慰你;

感官极其敏锐,周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受影响,没法专注自己的事情。

你被说中了吗,不瞒大家,我也算一个。如果你跟我一样,那咱们都算是稀有物种了,因为世界上只有15%~20%的人属于高敏感人群。

但我们也能发现,还有一些人的内心就很皮实、钝感、强大,每天嘻嘻哈哈,该吃吃该喝喝,有事不往心里搁,你甚至都感觉,他们快乐得没心没肺。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这样,但高敏感体质也可以变强大,今天咱们就聊一聊。

敏感人格是一种优势

首先我必须要为高度敏感正名,它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秉性。不是我吹,这种特质还有很多好处,甚至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天生敏感》一书就提到,之所以在所有高级动物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敏感特质,就是因为在群体中,最好能有一部分个体能关注到周围的细微迹象,比如危险信号、食物来源、老弱病残的需求,而15%~20%的比例刚好合适。

你想啊,20万年前,几个智人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如果没有一个敏感的家伙在,被一群野兽包围了都不知道,结果可不轻松被团灭,被下火锅。

除此之外,敏感人群习惯用右脑思考,所以他们的右脑更发达一些。我们都知道左脑负责逻辑思维,比如计算推理这些;右脑倾向于艺术思维,比如绘画音乐,更感性。所以敏感的人一般创造性思维比较强,也多少有些艺术细胞。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梵高、莎士比亚。

还有,敏感人群更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跟他们在一块,一不小心就会被暖到。做起事来,他们也更专注和细心,当然前提是没有干扰。不要在他们工作学习的时候打扰他们,有时候你的呼吸都能让他们走神。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敏锐细心、善解人意的文艺青年,却被很多人贴上内向、自卑、矫情的标签,看来大部分人,甚至敏感者自己都对”敏感“这个概念误解太深。

应该如何定义敏感

那应该怎么定义敏感呢,一句话,“对于刺激的感受更加强烈”,它表达了一种中性的事实,无关好坏,只是敏感度不同而已。再详细一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母DOES:

D(depth of processing):深度处理信息的能力

O(overstimulation):容易被外界过度刺激

E(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pathy):容易产生共鸣的情感反应

S(sensing the subtle):对细微事物的敏锐感知

你看,这些都不是负面描述,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说你的敏感是矫情、是想太多、是玻璃心,你就好好地教他做人。

敏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然了,人们的误解也不无道理,接下里咱们就聊聊高度敏感会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由于高敏感人群对外在环境和内在情绪的高度感知,他们会因为过多的信息而感到”无力承受“,所以跟其他人比起来,他们更容易心累。

比如做事的时候,其他人会忽略一些干扰,但他们不行,张三咳嗽了、李四喝水了都有可能成为干扰源。他们还得控制自己保持专注,这是需要消耗心理资源的。别人100%的精力在做事上,他们的精力一些分给了干扰源,一些用来自我控制,就像手机电量,先掉一半,也就更容易电量不足了。

第二个困扰是情绪容易波动,他们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你开心我也开心,这没什么问题,关键是碰到一些负面情绪的人,消极、悲伤、抱怨、焦虑这些情绪,他们出淤泥而层林尽染。而且别人释放完就没事了,高度敏感者得需要更长时间来疗愈。

由于对细节的过分关注,就导致了他们挑剔的原则,这也是第三个困扰。一些完美主义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能力不足,也就造成了拖延、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的结果。

最后因为太过敏感的神经,社交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有时候会担心自己的话别人误解,表达之前斟词酌句,沟通起来还是不尽人意,结束之后又埋怨自己,整个过程都很痛苦。还有的时候即便没沟通也在精神内耗,他们几个是不是在议论我、上午领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刚才张三的眼神难道对我有意见,脑袋一天到晚就没停过,能不头大吗,对吧。

敏感形成的原因

那高度敏感是怎么形成的呢?本质上应该是下面3个原因:

1、天生如此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真有人一出生就敏感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婴儿身上能观察到这种迹象,比如敏感的婴儿容易受到刺激,稍微有点动静就哇哇大哭,但不敏感的婴儿就”心大“多了。敏感的小伙伴也可以想一下,是不是小时候就这样了。

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检查敏感的孩子时发现,他们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含量都偏高,而这两种激素都跟激动的状态有关。所以他认为,具有敏感特质的人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跟普通人在遗传上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像头发有黑色和棕色这种区别一样。

2、大脑的两个系统

研究者认为,敏感度取决于大脑中两套系统的平衡,一个是行为激活系统,另外一个是行为抑制系统。

激活系统就像是对什么事都好奇的孩子,让我们接近新事物;抑制系统像一个谨慎的母亲,时刻关注周围变化,让我们保持警惕。你看,这两套系统的作用完全相反,而且这也能解释高度敏感者两种不同的表现。

有些人抑制系统正常,但激活系统很弱,他们就非常镇静沉默,对什么好像都不太感兴趣;还有些人激活系统正常,但抑制系统太强,他们就表现得既好奇又谨慎,既勇敢又胆小,有时候沉默有时候激动。小伙伴们可以想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

3、环境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敏感。比如很多家长控制欲很强,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要是不听话那就两个手段,一个是打,另外一个也是打。孩子的诉求得不到重视,也就不再表达,而是处处揣摩父母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敏感。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敏感人格自救指南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如何变成皮实的”大心脏“,或者说怎么更好地利用敏感的特质,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1、大胆一点,释放自己的情绪

不要把情绪封闭起来,有疑问就去问,被冒犯了就发火,悲伤了就表达脆弱。因为敏感体质本身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平复情绪,再把压力囤积起来,简直是雪上加霜。另外勇于表达情绪,不仅可以消除胡思乱想产生的误解,也能让别人了解你,用合适的方式对待你。

2、自信一点,加强自我价值感

前面说了这么多敏感的优点,也是告诉小伙伴们敏感的人更有理由自信。别人的评价不是恭维和讨好来的,而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另外,自我价值感不是看你取得成就、被认可时有多自信,而是没做好、被拒绝的时候也不会否定自身的价值。所以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建立稳定的价值体系。

3、积极一点,正向思考问题

共情能力强,就给了自己更好地开导别人的机会(她心情不好,我可以帮助她)。在意别人评价,也就能帮自己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批评也是一种建议)。这样一来,就不会再钻牛角尖,而是提供了开放性解决问题的思路。

4、放开一点,多接触新的人和事物

跟和自己观念不太一样的朋友、家人聊聊,去听一听不一样的声音、观察与自己不同的生活。逐渐的你会认识到不同和分歧确实是存在,并且“与我不同”不代表别人和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最终这能帮助你接受自己身上,可能从前没有被承认过的一面。

5、懒一点,给自己留空间充电

避免过度刺激,如果社交耗电,那就经常给自己留空间充电,可以适当独处,避免打扰和压力;如果胡思乱想耗电,那就找个能让自己放松的兴趣,冥想、郊游、绘画都可以,当新的爱好占据了大脑,胡思乱想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几个方法亲测有效,敏感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方便观看。

一定要记住,接纳自己,关怀自己,你就是你,没必要跟别人一样,敏感是你独有的特质,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它,把它变成自己的优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