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销售话语权掌握在美企手中,但现在是买方市场,美企能卖多少芯片,还得看买方的需求。国内芯片需求下滑后,许多美企出现了库存堆积的情况。
再加上美国规则导致美企没办法正常出货,收益大打折扣。有30家美企集体行动,应对科技“寒冬”。美企扛不住了吗?美企科技“寒冬”何时结束?
美企集体行动,扛不住了?
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有多重要?先来看几则数据。2021年,高通在中国赚取1432亿元的营收,英特尔赚取1345亿,英伟达452亿。这些巨头大量的芯片在中国市场畅享,获得百亿,千亿级别的营收回报。
还有应用材料,科磊以及泛林集团等半导体设备巨头,去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44亿元,增幅高达44%。
在大部分的美企营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30%左右的收入比例,是第一或者第二大市场营收来源。
中国市场对美企如此重要,所以大部分的美企都在不断加码中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芯片销售额。只不过有些事情不是美企说了算的,规则在前,美企只能遵从。造成的后果就是营收利润暴跌,并为规则带来的“恶果”买单。
具体来看,英特尔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85%,英伟达第二财季净利润暴跌72%,希捷2023财年第一季第净利润暴跌94%。
这些只是美企利润暴跌的冰山一角,市值更是缩水严重。今年以来,美国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市值缩水了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10.7万亿元。在市值持续下滑后,有30家美企集体行动。
首先是降低了第三季度的营收预期,其次是缩减资本开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仅如此,美企科技巨头掀起了裁员热潮。
推特裁员50%,希捷全球裁员8%,Meta全球裁员13%,大约1.1万名员工被裁。在10月份,美国科技公司一共裁员了9587人,打破近两年的裁员历史纪录。
就算有些科技公司没有裁员,也冻结了招聘程序,预计维持到明年一季度。因此目前被裁的科技公司员工,可能会面临几个月没有工作的情况。公共卫生事件反复,通胀问题尚未解决, 一旦被裁员,可想而知这些员工会面临什么。
总的来看,美企集体下调营收预期,缩减资本开支,以及大规模裁员,种种迹象表明,限制规则的恶果出现,美企扛不住了。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失去高薪工作,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科技行业寒冬。
美企科技“寒冬”何时结束?
美国科技行业面临寒冬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有人归结为公共卫生事件,也有人觉得是消费市场的需求减少了。
可仔细想想,美国不允许美企随意出货高端芯片,也造成了美科技寒冬的现状。原本英伟达的A100高端GPU被客户预定抢购,因为规则所以不能出货。英伟达只能降低算力性能,推出特供版本的A800。
虽然可以作为替代品,但性能被砍了之后,价格也要降低不少。
若英伟达能够自由销售所有芯片产品,以客户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性能计算的芯片,一定会大批量采购英伟达的A100,也不至于让美企陷入营收利润暴跌的局面。
同样的道理,客户都在等着高通,AMD以及应用材料等巨头提供相应的芯片,设备和材料,可是不能出货只会把货品砸在手里。
清理库存成为了美企当下主要的工作要点,裁员之后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那么美企科技寒冬何时结束呢?估计就要看美国何时回归芯片全球化发展了。美企手握大量的芯片卖不出去,客户想要却买不到,最终只能自己造芯片,将芯片放在本土化产业链生产。
一旦自主化产业链形成,将来美企获得芯片出货许可,也未必能得到客户订单了。所以美国应该尽早回归芯片全球化,在错误的道路上及时回头。
光刻机制造巨头ASML就说过,不能出货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
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直言,不卖芯片会导致美国失去很多高薪工作,中国芯片也会走向自给自足。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中国芯片开始加大RISC-V架构技术布局,从技术底层入手,掌握可控的芯片设计优势。到了制造业,由中芯国际参与12英寸晶圆生产线建设,提高28nm等成熟芯片的产能,为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做准备。
总结
芯片制造和销售是需要放在全球化产业链中进行的,美国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美企的遭遇充分说明了美国的选择是错误的。若美国一意孤行,美企只会陷入裁员,减少研发投入的恶性循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