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辞官归乡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享年77岁。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李善长剧照
一个皇帝杀一个臣子,本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可李善长不同,他不仅是朱元璋认可的大明第一功臣,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李善长已经辞官归乡,当起了一个富家翁,远离了朝堂,却还是被朱元璋所杀,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朱元璋又为什么要诛杀已经77岁的李善长呢?
一、开国功臣李善长
李善长出生于安徽濠州定远,跟朱元璋是老乡,不同于汤和、徐达跟朱元璋一起长大,李善长比朱元璋要大14岁。
李善长
而且李善长自幼喜欢读书,是当地有名是知识分子,连史书都记载他读书厉害,有智谋。
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靠着自己敢打敢拼,很快便有了属于自己的队伍,但当时朱元璋的队伍都是一些粗人,只会冲锋陷阵,对于出谋划策,管理后勤那是一窍不通,为此,朱元璋没少苦恼。
李善长剧照
而此时,李善长却选择了主动投靠朱元璋,为他管理后勤,在短短时间内,李善长便把一团糟的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朱元璋可以专心打仗,而不用担心粮食补给的问题。这让朱元璋很是高兴。
因此,朱元璋对李善长极为信任,可以说,李善长虽然不是朱元璋的儿时玩伴,但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丝毫不逊于汤和等人。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对于这个一直在背后支持自己的老战友,也没有吝啬,先是封他为韩国公,左丞相,为当时的“六公之首”,又赐下丹书铁券,表明李善长后人可以世袭罔替,一直保持韩国公的爵位,而且在多个场合称赞他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把他比做“汉之萧何”。
要知道,著名谋士刘伯温,也仅仅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可见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厚爱。
刘伯温
朱元璋这么厚爱李善长,又为什么会在他辞官归乡后,还要赐死他,并杀了他家七十多口人呢?
二、诛杀李善长的原因
1、日渐自傲
俗话说得好,“功高震主”,作为一个臣子,功劳太大,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李善长还特别不知收敛,时常吹嘘自己功劳大。
朱元璋在打天下时,曾跟跟随自己的淮西老乡保证过“苟富贵,勿相忘”,所以在建立明朝后,封爵当官的淮西子弟特别多,比如徐达、汤和、蓝玉、李善长等等,都是淮西人。
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名为“淮西勋贵”,而他们的领头人,便是李善长。
李善长本就是“六公之首”,又成了淮西勋贵的领头人,走到哪里都有人吹捧,巴结,可以说一时间是风光无限,达到了人生巅峰。
在各种人的巴结赞美下,李善长也开始丧失了自己本有的警惕心,开始变得自傲起来,比如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党羽时,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放过了他的弟弟李存义和他的侄子李祐,只是剥夺了二人的职位。
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这时李善长应该进宫谢恩,感谢朱元璋的不杀之恩,但李善长并没有,他犹如一个钓鱼人一般,稳坐钓鱼台,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谢意,仿佛朱元璋释放他弟弟是应该的一样,而他的行为也让朱元璋十分不满。
李善长和朱元璋(剧照)
而且这也不是李善长第一次居功自傲了,在洪武九年时,为了巩固和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把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双方成了亲家。
但随后不久,朱元璋便生了一场大病,卧倒在床,难以起身,当时不少大臣,如徐达、汤和等都先后到宫里,看望过朱元璋,可作为亲家的李善长却没有去,不仅李善长没有去,连他的儿子,李祺也没有去,完全不顾半点情谊。
李善长也因为此事,被御史弹劾,被朱元璋削了年禄一千八百石,算是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一次敲打。
但可惜的是,李善长并没有放在心里,在他看来,建立明朝,自己是出了大力气的,只要不造反,朱元璋便不会拿他怎么样,可见他当时有多么自傲。
徐达剧照
而朱元璋也因此不再喜爱李善长,在公众场合中也没有称赞过李善长为“大明第一功臣”,甚至在徐达去世后,还特意把这个荣誉送给了一生谨慎的徐达。但遗憾的是,李善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对朱元璋多有抱怨。
这些小事,虽然不重要,但无疑会减轻臣子在皇帝心中的印象,让皇帝厌恶自己。
2、权利太大
居功自傲虽然是李善长取死的一个原因,但也只是一个附加条件,而不是主要条件,李善长之所以会死,主要还是权利太大。
我们前面说过,李善长是淮西勋贵的领头人,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李善长是可以代表淮西勋贵这个利益集团的。
淮西勋贵们(剧照)
而当时的淮西勋贵集团有多少人呢?一句话形容:“朱元璋上朝,像是老乡聚会”,可见淮西勋贵的人数之多,力量之大。
要知道,淮西勋贵不仅仅在朝堂上有人,在各个地方上更有人,他们不仅把握朝堂,也掌控着地方,而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能不害怕这个利益集团吗?
在刘伯温还活着的时候,以他为首的“浙江党”还可以勉强抵抗李善长的淮西勋贵,但随着刘伯温去世,整个朝堂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可以抵抗淮西勋贵,整个朝堂基本上成了淮西勋贵的一言堂,这种情况,让朱元璋能受的了吗?
所以在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清理淮西勋贵这一个庞然大物,很多的淮西勋贵都被朱元璋处死。
淮西勋贵被处死(剧照)
李善长的辞官也是朱元璋清理淮西勋贵手段中的一环,因为朱元璋知道,只有解决了这个领头人,让淮西勋贵变成一盘散沙,才好继续清理下去。
可以说,朱元璋一开始是并不想杀李善长的,只是单纯的想把他清理出朝堂,让他乖乖的当一个富家翁,不要“结党营私”。
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李善长尽管告老归乡了,还和淮西勋贵有勾结,比如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觉得自己家的豪宅太小,打算再修建一番,便向自己的部下,汤和借了三百精兵,来给自己修建房屋。
汤和和李善长(剧照)
汤和一样是淮西勋贵,面对李善长的要求,根本不敢拒绝,只得把兵借给他,但汤和很聪明,他知道不管李善长借兵干什么,都是朱元璋不允许的,所以他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朱元璋。
不出意外,朱元璋知道后,大为恼火。当然他恼火的不是借兵,而是李善长尽管辞官了,可对于淮西勋贵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在勾结淮西勋贵,完全不把他的警告放在眼里,所以他才会恼火。而这也成了李善长死亡的直接导火索。
3、勾结胡惟庸
如果我们把胡惟庸案和李善长案连接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李善长的死亡,其实还是胡惟庸案的后续。
胡惟庸剧照
胡惟庸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他在位时,权倾朝野,势力极大,而且最关键的是,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姻亲,胡惟庸能当宰相,靠的就是李善长的提拔和支持。
而且在李善长辞掉宰相职位后,胡惟庸接替了李善长成为了淮西勋贵的领头人,继续为他们那个利益集团谋利,可以说胡惟庸是李善长在朝廷上的一个棋子,在帮助李善长控制朝廷。
徐达和汤和正是看出了这种情况,所以和胡惟庸一直保持着距离,从来不和他亲近,果不其然,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杀。
胡惟庸(剧照)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并没有牵连李善长和一些淮西勋贵,只是敲打了他们一番,让他们好自为之。
但可惜的是,李善长并没有吸取教训,在胡惟庸死后,私藏了胡惟庸联络北元的线人封绩。
等李善长因为卢仲谦、李存义等人的出卖后,封绩也被朱元璋抓捕,并调查出了胡惟庸打算谋害朱元璋,而李善长知情不报的事。
朱元璋(剧照)
暴怒下的朱元璋,立即下令将李善长处死,并杀了他家七十多口人,唯独留下了他的儿子李祺。
李善长也就此落幕。
© 版权声明
本页内容中文字和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aiodt.com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