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真的来了吗?
01
避孕套卖不动了
这几年有个金融词很火,叫“对冲”。
啥意思呢?打个比方:
老王是镇子上卖伞的,他最希望天天都下雨。只有雨天多,他卖伞才能赚钱。哪年要是晴天多的话,老王就不赚钱。
老张是镇子上卖水泥的,他则希望天天都有太阳,最好天天都是晴天。否则他的水泥就卖不出去,生意也要折本。
一个害怕晴天多,一个害怕雨天多。这时候出现个第三方,各买老王和老张50%的伞和水泥, 这样不管打雷下雨还是风和日丽,都稳赚不赔。
当然上述说的这个风险对冲只是个小买卖,真正牛的还是要看大资本的操作。
之前市场就出了个世上最大、最离奇的风险对冲案例:
杜蕾斯以179亿美元收购美赞臣。
最大的避孕套生产商买下了最大的奶粉制造商,赤裸裸诠释什么是风险对冲。
生意做到这个份上,横竖他都赚;你要么今天用他们的套,要么十个月后用他们的奶。
广告词:那些没有被我们挡住的小孩,我们负责养大。
当然,杜蕾斯的操作背后也是有现实考量的,就是避孕套真的卖不动了,必须要来对冲下风险。
首先是“避孕套悖论”失效了。
避孕套悖论指的是经济下行期间,人们出门消费的次数变少了,所以居家的时间变多,大家都钻进了被窝,避孕套销量反而逆势上扬。1929年的大萧条、2008年的次贷危机都是如此。
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所有生意都难以为继,唯独避孕套销量出现指数级增长;
2008年次贷危机,韩国各行各业哀鸿遍野,唯独避孕套销量大涨20%;
2015年股灾时期,冈本逆市上扬,大涨120%,创下22年来新高。
所以,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世界上最大的避孕套制造商康乐十分乐观,认为避孕套悖论会再次应验。
康乐为杜蕾斯、安思尔、诺丝等全球200多个避孕套品牌代工,年产量55亿只,实力不容小觑,按理说很有机会在疫情期间大干一场。
但是,最近康乐的CEO表示,过去两年,康乐的避孕套销量不仅没增长,还暴跌了40%!
进入2022年,避孕套品牌依旧未走出寒冬。
这个行业冬天,严寒到什么程度?逼得康乐转型做起了手套。
毕竟两种的材料也是一样的。还能顺带解决销售危机,堪称一次漂亮的转型。
只是没想到的是,从“宠儿”到“弃子”,避孕套只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02
情趣用品成为“后浪”
2020年及2021年,在天猫平台销量的避孕套品牌年销售量均较疫情前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头部品牌杜蕾斯2019-2021年的年销售量分别为372.2万件、188.6万件、84.2万件,销量下滑明显。
成熟男人一生离不开三样东西:死亡,税收和杜蕾斯。
在营销广告界,杜蕾斯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这个老司机也飚不起来了。
大厂都如此,更别说“小作坊”们了。
从2020年到今年,有超过4万家避孕套生产企业注销,平均每年注销大约1.8万家!
可是,正当避孕套行业普遍感受到寒气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情趣用品在悄悄崛起。
2019年的成人用品的销售额只有680亿元,可是到了疫情爆发的2020年,销量急速上升到1134.4亿元。
疫情爆发的当年,京东平台上公布了成人用品数据,类比了2018年至2020年三年来计生类、功能类和情趣类商品整体销售趋势。
其中,情趣类用品稳居前列,其中男用飞J杯、女用ZD棒产品尤其受到欢迎。
2020年,“双11”当天开场仅半小时,京东健康计生情趣类医疗器械就迎来了销售额井喷式增长,其中情趣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00%。
不光是国内,国外也是如此: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CQ娃娃的销售额同期分别增长了262%和480%!
根据情趣用品公司Womanizer的数据,澳大利亚的情趣产品销售量激增了31%。美国更是领先世界,销量飙升了75%!
这个趋势经历一年还是没有停下来,2021年成人用品的销售额飙升到接近1300亿,相比2019年的水平两年的时间内翻了一倍!
当然与销量一同爆发的还有相关企业。
仅2020年一年我国情趣产品相关的新增企业注册多达2.96万家。在疫情的冲击下,这个惊人的数量表明相关产业正在呈现爆发式生长的态势。
这两年除了新能车和风光电以外,情趣用品也步入了黄金赛道。这个结果,属实大大超乎市场预期。
03
发生了什么?
一边是避孕套的暴跌,一边是情趣用品的大涨,看似不可能发生背离的两样东西,偏偏就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走势。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这背后又有十分强的市场逻辑。
首先我们来讲讲避孕套。
避孕套这两年的销量大为下滑,市场逻辑很好理解,无非就两点:
1.政府计生用品采购,占据了避孕套市场的大部分;疫情期间套套的“集采”远不如从前,给了行业当头一棒。
在过去那个年代,相关部门会集中采购免费发放给民众,用于计生。
单单中央财政层面,01-10年就采购了50个亿,加上各级各地的招投标,对于避孕套销量的拉动不容小觑。
这两年国家政策发生改变,计生委采购免费发放的避孕套从原来的定点采购更改为市场竞标。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本来一个蛋糕是十几个人分食的,大家都彬彬有礼地切好,甚至还将拿到的蛋糕先递给别人以示友善。但是有一天,大家准备分蛋糕的时候突然冲进来几十个饿了十天的难民……
结果可想而知。
2.家庭外的“消费场景”正在减少。
2018年-2021年,中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分别为2090亿元、1907亿元、1221亿元、1379亿元。这两年营收大幅下滑,可见避孕套的使用场景在萎缩。
家庭外的消费场景是套套市场的大头,也占了差不多50%左右,主要是:学生情侣、未同居的年轻情侣、异地恋和周末夫妻、婚外情和有偿性别服务。
疫情后各地零零散散有不同程度的封控,这块的需求也就被压制了。
至于人们所说的“低欲望社会”的到来,个人认为不是主要原因,避孕套的消费应该和生育率成反比,是生育、结婚、买房的欲望被压制,而不是生理需求。
其次,情趣用品暴涨就更好理解了。
1.巨大的商业利润驱使。
大家都说套套利润高,但还不算这个大领域利润最大的产品。因为价格透明,很多场所都能购买,价格定太高没人会购买。
那些五花八门的情趣用品利润才真正的惊人。
例如仿真娃娃,进价大概150元左右,但市场价基本上在千元以上,并且这种商品的销量可观。
2.单身经济迅速崛起,相应的使用场景在疯狂扩充。这里最明显的就是城乡男女错配。
之前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姚华松在新京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
“春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商场,也不是棋牌室、游戏室,而是各大茶楼,茶楼里全是四面八方过来相亲的人。”
每逢年节,尤其是边远小城就会上演茶楼相亲的盛况,大把的大龄单身男性,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所以会选择在春节期间到茶楼相看。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女性都开始往城市里挤,而大量男性留在了农村及城镇,所以你看越是大城市,剩女的情况越严重;越是小城镇,光棍的现象就越多。
所以,情趣用品作为单身经济中的一环,就有了迅速成长的空间。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男性消费者占据了我国成人用品市场中的68%,接近7成的消费者都是男性。然而现在,在成人用品领域,女性的消费却呈现爆发式生长的态势。
天猫数据也曾公开表示,女性成人用品销量曾在1年之间增长11倍。
诸如此类的数据,大多可以佐证相应观点。
其实,中国的情趣用品行业能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
1993年,中国大陆第一家成人用品店“亚当夏娃保健中心”,在北京赵登禹路开业。
开业前,店主既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也没人肯租给他店面。
开业后,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门可罗雀。两周后,他才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1998年,杰士邦把广告语“杰士邦安全套——给您无忧无虑的爱”印在广州市公交车车体上,33天后广告就被撤下。
1999年,中央电视台宣传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广告,也仅仅播放了一天。
然而需求无法抑制,饮食男女,人之所欲。
随着社会风向的转变,人们对相关产品的接受度的提高,这块未经开发的市场就成了个“黄金坑”。
根据中研普华曾做过的一个调研,我国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对成人用品的接受度极高,超过了70%,同时,在受访者群体中,无法接受成人用品的人数,仅仅占受访者人数的10%左右。
一方面是人们还停留在传统认知,另一方面市场的巨大需求已经蠢蠢欲动。
如此便形成了“预期差”。发掘到机会的人就能赚大钱。
比如灌云,他们以前是江苏省的贫困县之一。
穷则思变,人们自发做起了情趣内衣生意,在2011年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情趣内衣产地之一。
2017年双11,灌云县情趣内衣在线销售额突破1.5亿元。而当时整个连云港的电商总销售额也不过8.7亿元。
就是发现了情趣用品市场这个增长点,灌云逆天改命,一举改变贫困的现状。
所以,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行业都不能停留在固有认知,人会变,观念会变,市场也会变,以不变的视角去观察变化的世界,迟早要吃大亏。
你从情趣市场就能看出一个趋势:中国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包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