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间水井房,每年每间花10万元维护,沙漠公路修的真的值得吗?

推荐2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33 0 0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个什么地方?

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古代有“进得去出不来”的说法,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沙漠中央,有一条长达522公里的公路从中间贯穿,像一条长长的丝带一样延伸到远方,丝毫没有被掩埋!

而且,这条公路早在1995年就建成通车了,想必大家也猜到了,本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那条轮台至民丰的公路,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壮观的大漠风光吧。

流动沙漠中最长的公路,也是一条不会被沙子掩埋的公路

这段公路全长522公里,其中长达446公里穿越了流动沙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它途径塔中油田、塔里木河、轮南油田等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十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东西长大约1000公里,南北宽度400公里,总面积大约有33万平方公里。

什么是流动沙漠呢?说几项指标大家就知道了,在这里,沙面温度 能高达70-80度。行走在流沙沙漠里,一旦强风袭来,人很容易就被卷进去沙里面,随着风止,人也就陷入沙丘里了,就像陷入沼泽一样,越挣扎陷得越深。

沙子一年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流动,“扎根”在如此危险地方的公路,自然是因为中国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的缘故,才修建了坚如磐石、不被风沙所覆盖的公路。

中国“基建狂魔”路途的这座丰碑,最离不开扎实而又随机应变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在公路旁边修了什么基础设施?

我们常常称赞军人就像沙漠里的白杨树,整齐严肃地站着守护国家人民,军人保卫的是我们的国家,白杨树守护是沙漠,沙漠里的树何尝不是和守卫国家的军人一样重要呢?

因此,最重要且必须的基础设施就是“树”了。但这树不仅要能在沙漠中生长,而且还要长久不衰,这其中的困难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好在,我国的绿化固沙基础扎实,通过把干草编成方格植入沙漠,延伸至公路两侧百余米宽,再用土工布立在草方格中间,以此形成一道隔断,最后再在草方格上种上树木。

这样做,就将树的根牢牢固定在沙子里了,有了“方格”的保护,多大的风都“掀不起什么浪”,两排“绿巨人”挡住了席卷而来的沙子,中间的公路就不会被掩埋了。

随着科技日益成熟,2003年开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开始实施新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在主路两侧种植70余米宽的树木带,总面积高达3500公顷。原理和曾经的隔断带一样,但形式稍微改变了一下。

这些树可不一般,大约有70多个品种,而且这些树种是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实验筛选出的抗风沙、抗高温品种,并经过人工驯化,能更好地适应塔克拉玛干极端的环境,主要有梭梭、红柳、白杨、怪柳、沙拐枣等等。

既然要种树,那最不可缺的就是“水”。沙漠灌溉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你说运水过去吧,但太远了,成本高到你无法想象,那就只能就地取材了。

问题在于,茫茫沙漠中哪里去找水呢?

于是,我国决定在公路沿路两侧修建108个水井房,和大多数人认知不同的是,沙漠因为渗透率强,所以会将每次的降雨“储存”下来,就算降雨量再少,经年累月,也形成了大量的地下水。

只建水房还不够,每个水井房还要派两个人值守,他们除了负责向水井房中抽水之外,同时也要对周边的绿植进行浇灌。

水井房里有一个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把房子后面的发动机抽地里面的滴灌管道中,向首部间里的设备投放肥料,肥料顺着滴灌管流到植株根部,所以即使是在沙漠里,这些树长得也非常好。

为了养护这条“绿色走廊”,每间水井房花费了不少资金。这些水井房每天持续地抽24小时的水,每天大约需要50-60升柴油,一年下来,单一个水井房的花销就10万元左右,全部水井房就要花掉千万以上。

这108个水井房也不都是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抽水,在靠近轮台那边的十几个水井房完全是使用太阳能发电的。

中间塔中镇那块有国家电网接入,所以这一块儿是用电力发电,有一段路最艰难,既没有电线,太阳能板也没有完全安装到位,就只能用刚刚我们提到的传统柴油发电机。

电的问题解决了,还总有人问为什么沙漠中不滴灌,其实,这里用的就是滴灌技术,只是比普通的滴灌更高级而已。如果使用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直接把水放到地面上的滴灌管,几秒中就蒸发掉了,而且这种细沙非常容易吸收水,这种浇和没浇也没啥区别。

浇灌植物的滴灌设施也是专门为沙漠这个环境而定制的。滴灌管子很细,直径大约有1公分,每隔1米管子上就会有2个小孔,水就顺着这些小孔流到植株底部,这种设计保证水资源得到最大利用,而不会被蒸发掉。

除了这些保障公路不被掩埋的基础设施,塔中镇也有不少必须的基础设施呢!塔中镇位于轮台到民丰、阿拉尔市到和田县、阿拉尔市到且末县和尉犁县到且末县四条沙漠公路的交错处,地理位置确实是不错,塔中镇配套了加油、汽修、住宿和餐饮等基础设施,四条公路都会经过的地方,难免需要。

其实公路旁边的基础设施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天就暂且说说这些必不可少也常见的,还有不少别的基础设施,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实地探索。

“沙漠中的守护者”都是什么人?

守护沙漠里的绿洲就是那些住在水井房里的人,他们要么一个人,要么就是一对老夫妻,通常后者占大多数。

一个水井房负责2公里绿植,他们每天要徒步去检查这两公里内滴灌管道是否破损,坏了负责修好,每天就是抽水、浇水、检查,重复着这单调的生活,年轻人根本待不下去,所以大部分守护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夫妻。

住在荒凉的大漠,生活自然是很艰苦的。连电也不能随时保证,他们就只有白天抽水的时候有电可以用,到了晚上就摸黑。

沙漠昼夜温差非常大,特别是夏天,食物也不容易保存,他们尝试挖地窖,但效果也不行,冰箱也没法用。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去塔中镇一趟,但不是为了逛街,只是去买点药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生活供给就是每周统一发放一次。

“沉迷网络”的现代人很难做到一天不玩手机,但是,坚守在水井房的这些“绿洲守护人”,他们连打个电话都很麻烦,虽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通信基站,但也不是随时都有信号,所以他们通常都是移动卡加联通卡一起使用,移动卡好打电话,联通卡好上网。

生活上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而且大部分一干就是20年,可能他们也对这片绿洲产生了感情,把这些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育。

一个月仅仅有5000块钱的工资,这种无聊的生活,给两倍三倍的工资大家也不会愿意去,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所以这些守护人是十分值得我们敬佩的。

如此大费干戈维护一条沙漠公路,是否值得?

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护这条绿色走廊,真的划算吗?

我们先来算笔经济账。

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古以来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到了现在也还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油气资源。

这条公路深入沙漠腹地,途径轮南油田、塔河油田和塔中油田等多个油田,成为我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修建公路不单单是为了勘探石油、天然气,还为了更方便地运输石油,所以,就经济腾飞,解决能源危机来说是很划算的。

我们再来算笔环境账。

以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荒凉凄清,风起时附近的村庄、庄稼都完蛋了,现在就是这些“绿巨人”的守护,再大的风我们也不怕了,也极大地减少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于生态环境来说也是有益处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四条公路的建成,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南疆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边疆稳定,对国家民族来说都很好。

环境美了,又被古诗中壮阔大漠的景象所吸引,那从全国各地来旅游的人就多,从而带动新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咱们这条沙漠公路的建成,不仅让当地人富起来了,还让环境美起来了,从个人到国家都是受益者,那还问大费干戈维护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当然有必要,当然值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