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我有胎记呢?”
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标志——胎记。有些胎记在宝宝出生时就能看到,有些是之后才显现出来。
有的胎记可以随着宝宝渐渐长大而自行消退,有的却需要密切关注,甚至通过医学干预去除。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宝宝身上有不同于周围皮肤颜色的胎记。
这些胎记,有的发红,有的发青,有的呈褐色,形状大小和出现在身体上的位置各不相同,而且一般都不痛不痒。
这些胎记,有些会悄然离去,有些与主人相安无事相伴一生,有些会慢慢发生不好的变化,需要治疗。
胎记可分为血管性胎记和色素细胞性胎记。
下面我们就把常见的情况都讲一讲。
血管型胎记中,最常见的是婴儿血管瘤。
一般只有20%的婴儿血管瘤在宝宝出生时就表现出来,80%是在生后2~4周发生的。
宝宝出生后,如果有局部皮肤发白、伴有细微毛细血管扩张,表明有血管瘤正在形成。
早期血管瘤还没有快速增生的苍白表现
到宝宝出生后2~4周,这部分皮肤会隆起,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
这是婴儿血管瘤的代表特点。
血管瘤根据所在位置,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
- 鲜红色丘疹性地称为浅表型婴儿血管瘤;
- 紫红色结节状的称为深部型血管瘤;
- 同时包含两种的,则为混合型。
左侧为浅表型血管瘤,右侧为深在型血管瘤
血管瘤覆盖大面积皮肤,或发生的部位特殊时(如在眼眶周围或鼻部等区域,影响视力发育或造成呼吸问题),需要治疗。
及早干预,可以使血管快速增生对局部皮肤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
深在型血管瘤阻挡呼吸
血管瘤出现消退的首要表现,是紫红色结节内出现苍白区域,皮肤损害处开始变平。
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是血管扩张造成皮肤颜色变红或变紫的胎记,多发于面部、颈部、四肢,有时也影响其他区域,边缘不规则,压之褪色。
鲜红斑痣多发于面部
这是一种永久性胎记。早期通常是扁平的、粉色的,随着宝宝长大,颜色会变为深红或紫色。范围也可能随着宝宝生长而扩大、增厚。
如果宝宝有这种胎记,家长需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鹳吻痕
“鹳吻痕”又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天使之吻”。
实际上都是皮肤表层存在过多细小血管导致。
宝宝颈部的“鹳吻痕”
宝宝额头的“天使之吻”
宝宝安静时,斑块呈现淡淡的粉红色。哭闹或发热时,血管变得充盈,斑块颜色就会变得红一些。
这种胎记一般会随着宝宝长大慢慢消退,多数在18个月内消失。个别长在颈背部的鹳吻痕需要更长的时间消退,甚至伴随宝宝终生,可以考虑治疗。
除上述血管性胎记外,还有一类常见的胎记,就是色素细胞性胎记,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出现异于周围的变化。
蒙古斑
蒙古斑是婴儿最常见的胎记。蒙古斑在宝宝出生时就会出现,通常位于腰骶部,呈灰蓝色斑片,也可能蔓延至宝宝整个背部甚至肩部和四肢。
蒙古斑
蒙古斑没有恶变危险,不需要干预。
随着宝宝长大,皮肤色素增加,蒙古斑与正常皮肤的区别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一般在儿童期可渐渐消退,很少持续至成年,家长不用担心。
色素痣
色素痣,即先天性黑素细胞痣,表现为肤色至褐色或棕黑色的、孤立的、表面光滑的丘疹。
这种色素痣常常根据受损皮肤的大小来区分类型,
- 最大直径小于1.5厘米,为小型,
- 直径在1.5厘米~20厘米之间,为中型,
- 直径大于20厘米,为大型。
小型色素痣恶变几率非常低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会随着宝宝体格增长而同比例长大,因此很多家长担心这种痣是否有潜在的恶变风险。
电影《非诚勿扰2》中,关于黑色素瘤的情节
虽说小的也有,但发生癌变的多是大型的,也就是直径大于20厘米以上的黑素细胞痣。但大型黑素细胞痣出现的几率非常小,大约20000个新生儿中才有1个。
所以,对于形态、颜色单一规则的普通色素痣,不用担心,,如果长在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可按需求去除。
如果宝宝有大型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建议每年看医生复查1次,发现有快速生长的迹象或其他变化,要及时就医。尤其宝宝将来到青春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咖啡斑
咖啡斑,也被称为咖啡牛奶斑,是细胞色素性胎记的一种,因为颜色像把牛奶倒入咖啡中混合而得名。
咖啡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为淡褐色的椭圆形斑,在黑皮肤中则表现为暗褐色,边界清楚。
典型的咖啡斑
咖啡斑可持续整个儿童期,并可随宝宝年龄增长而增多。
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健康,也无需干预。但如果有下列情况:
- 宝宝身上散在的咖啡斑在6个或以上,
- 在青春期前,最大直径大于5毫米,
- 或青春期后,最大直径大于15毫米,
这时家长就需要警惕了,应该带宝宝去看皮肤科医生,考虑神经纤维瘤等问题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常见的胎记,家长可以参考看看,如果遇到比较特殊的情况,或是家族有遗传史的皮肤异常,还是建议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