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两汉》:从村主任开始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39 00

第一节 粉墨登场

同样让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名字:刘邦,字季

性别:男

民族:华夏族

出生年月:公元前256年(或前247年)

户口所在地:沛丰邑中阳里(位于今江苏丰县)

学历:无

爱好:酒和美色(不论男女)

偶像:信陵君

座右铭:真男人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

职业:游侠,泗上亭长

主要家庭成员:

父亲:刘太公,农民,看见过妻子和龙亲热

母亲:刘媪,农民,梦到过和神人亲热

大哥:刘伯,农民,身体不太好,死的比较早

二哥:刘仲,农民,喜欢种地,种地水平较高

四弟:刘交,农民,喜欢读书,读书水平较高

刘邦不是第一个开启帝王来历神秘的人,但应该是身世最离奇的那批人之一。史书上说刘媪在一个天色晦暗、电闪雷鸣之日,在大泽之陂休息时梦到与神人相遇后,怀孕生下了刘邦。这个还比较正常,离奇的是,史书竟然同时记载刘太公去看的时候,见到了一条龙……,其实这个不用写上去,意思大家都能懂。

关于刘邦来历的记载当然是假的。

刘邦长大以后,既不从事生产劳动,又不务正业,整天和人混社会,喝酒吹牛,秦汉时游侠就相当于混社会,和后世的大侠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游手好闲的刘邦被刘太公嫌弃的不行,觉得刘邦不能积累家业,一直让刘邦和二哥刘仲学习。

亲生父亲都这么嫌弃,更别说不是血亲的人了。既然是混社会的,就不能没有狐朋狗友,刘邦当时虽然没什么出息,但是为人豁达大度、交游广阔,贩夫走卒、大小官吏都很熟,刘邦喜欢请客又没钱,于是动不动就带一帮人去大哥刘伯家蹭饭,大哥不说什么,大嫂不愿意了。

当刘邦再一次带着一大帮兄弟到大哥家蹭饭时,他大嫂就假装羹汤吃完,用饭勺碰刮锅边,声音很大,刘邦兄弟们一听觉得没饭了,就作鸟兽散。刘邦凑过去一看还有羹汤,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怨恨的不行。

刘邦大嫂这事做得确实不地道。不想管饭,她完全可以小叔讲几句掏心窝子话“三弟啊,你大哥就是个种地的,我家也没余粮,你来吃饭没问题,你这些兄弟我真是招待不起”,以刘邦的性格,只要这话说出来,他绝对不会心怀怨恨,甚至连不满都不会有,所以说做什么事都得说得过去。

刘邦在这种爹不亲、嫂不喜的氛围中混了好些年,依旧看不到什么前途。

不过命运的转折点马上就来了。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用李斯建议废封建而设郡县,县下设乡,乡中有亭里,一乡十亭,一亭十里。乡中设三老,负责风俗教化;设啬夫,负责判案和收税;设游檄,负责治安。

刘邦当上了泗上亭长。有人说刘亭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派出所所长,但派出所是设在乡镇一级,而亭长是乡镇下面十个行政区域之一,且亭长职责比较杂,例如派送徭役,不光只是负责治安一项工作。如果真要对应的话,游檄这个职位相当于派出所长,刘亭长充其量算是人口比较多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整个秦朝,像刘主任这样的亭长,总共有29730个。

万丈高楼平地起,太平年代亭长这个级别的小吏自然算不上什么,但不代表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就啥也不是。

第二节 这个亭长不一般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从一个混社会的游侠到负责一个亭事务的亭长,多少会有所改变,比如端正一下态度、规范一下言行,以此来凸显自己身份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刘邦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即便走马上任亭长,刘邦照样本色行事,该混照混,亭里同事被他欺负了遍,喝酒赊账,大多数时候会忘记结账,而被赊账王媪、武负不仅不会催账,到了年底还会把刘邦写下的欠条给撕掉。这除了刘邦坐腿上有让人患上密集恐惧症的七十二颗黑痣之外,大概率是因为刘邦游侠兼亭长的身份令人畏惧,前者说明刘邦人多势众,后者说明刘邦有官方背书,这才是物质世界让债权人放弃债权的关键原因,而不是什么刘邦喝醉了以后身上会显出怪异,要是没了游侠和亭长身份,醉鬼身上显出什么怪异也挡不住债权人追债。

刘邦是见过世面的。做游侠时,刘邦在江湖之中混社会,三教九流见了不少,勉强算得上阅人多数;做了亭长负责一个亭的事务,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又接触了不少,勉强算得上是多栖发展;不仅如此,刘亭长送徭役还到过秦朝首都,见过秦始皇出行,以至于他说出“真男人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豪言壮语,这又勉强算得上是行万里路。也就是说,刘邦除了读书少点以外,还真不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交游广阔、国家公务员、见过世面,这几个标签就是放到现在男同胞身上,也称得上是素质不错,不愁找媳妇儿,实际上,刘邦的确实也很快就找到了媳妇儿。

这个媳妇儿也不一般。

刘邦未来的老丈人吕公是单父(位于今山东单县)人,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为了躲避仇家来到沛县。好朋友来了,县令大人不安排顿饭实在是说不过去,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知道一把手来了贵客,肯定要有所表示,于是私宴变成了公宴,小宴变成了大宴。

中国人的宴会,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宴会。

日后鼎鼎大名的萧丞相此时只是个沛县主吏,现在临时兼任沛县县令宴会的司仪。一县之长的宴会自然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萧司仪告诉门口保安,随礼少于一千钱的人不得坐到堂上,保安严格贯彻了这条规矩。

直到刘亭长到来。

刘亭长张口就是一万钱礼份子,然后就大摇大摆进了堂内。刘邦未来老丈人吕公那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让我们想想,普通人能和沛县县令是好友吗,能有仇家来逼迫自己全家跑路吗,都不能,所以说吕父这个人多少有点门道,多少有点门道的人,又多少有点眼光城府,在节骨眼上做任何决定都会三思后行。

所以当刘亭长一边高喊着贺礼一万钱、一边旁若无人走进堂内时,吕父不仅没有黑脸,反而将刘邦引入了上座。

相亲从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

从萧司仪立下的那条规矩可知,此时坐在堂内的,要么就是县令、萧何这种官吏,要么就是贺礼在一千钱以上的人,也就是说,坐在堂内的人,要么有权,要么有钱,没一个是善茬,刘亭长被吕公引入上座,并没有介意萧丞相那句“吹牛多,成事少”,还把在场官员富豪一顿埋汰,然后当仁不让坐下,在座的人都没有异议。

这个场景直白点就是:县长带着一帮手下和老板在包厢为好朋友接风洗尘,一个村主任大摇大摆从包厢门外进来,把包厢里的人口嗨了个遍,然后在县长座位不远的地方坐下,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在座的官员、老板都没有赶人。

光这份胆魄气度,刘亭长就当得起豪杰这两个字。

这些老狐狸吕父都看在眼里,所以宴会快结束时拼命给刘邦使眼色,刘邦当然看到了吕父暗示,留了下来。

场上只剩下刘邦一个外人,吕父开始表演:他先是自夸了一番,说自己精通相术,相人无数;然后夸刘邦,相貌奇特,自己给那么多人相面,从来没见过像刘邦这样的相貌;最后说自己有个女儿,愿意给刘邦做持箕帚的奴婢。

刘邦再阅人无数估计也被震住了,不过自己这个老光棍终于有媳妇儿了。

而老狐狸吕父面对媳妇儿吕媪的质问,只是丢下了一句“这事你们女人不懂”。

吕媪当然不懂,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老狐狸岳父。

第三节 丢官

当了基层小吏,娶了媳妇儿,刘邦的生活平淡又快乐,当然,这种平淡只是暂时的。

刘亭长请了公休,带着媳妇儿和已经出生的一儿一女到田里休整,这距离上次相亲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只休闲不种地的农村生活是十分悠闲的,某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休息,一位老人家路过口渴,吕雉就给了老人家一碗水,哪知这老人家和自己父亲是同行,喝完水就开始输出:夫人你真是一等一的贵人;在吕雉拉来自己一双儿女请老人家帮看时,又说这一对儿女都是贵人,而且吕雉是因为这个男孩才能成为贵人。

老相士走了,刘亭长来了。在得知给自己媳妇儿和儿女相得一手好面相得老相士尚未走远后,刘亭长拔腿就追。

老相士说刘亭长面相贵不可言。娶了相士家的女儿,刘亭长真是到哪都能碰到相士,这个娶了富豪家的女儿走到哪都能见到钱是一个道理。

不平淡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

刘亭长公休结束,向往常一样为沛县送徭役到骊山服务,但走了几十里,大部分人就跑路了。秦法严酷,秉持重刑主义治国,即便公民犯下很小的过错,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如“黥刑”,就是公民把灰倒在路上,就要被砍掉鼻子。有一就有二,还会有人继续跑路,严刑峻法之下,刘亭长估计就算是到了骊山,也没什么好下场,干脆来了个一拍两散。他让剩下的人赶紧跑路,还说自己也要跑路。

于是除了十几个人愿意跟着刘邦一起跑路外,其余人跑了个一干二净。

终于,被两位相士批过好命的刘邦把官混丢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