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已经被附加了太多的公众情绪在里面,如果要讨论,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事实:校方和该名学生双方的说辞,都未必全部是真的。
首先,盲人参加高考是有特殊程序和特殊考场的,连试卷也是特殊的。所以这名学生基本上不可能在体检表上作弊,否则他连高考都参加不了。同时,有三所大学都拒收了他,说明从这名学生的资料上是可以看出他的视力缺陷的。那么东北师范大学为什么会完全不知情呢?我觉得这个锅恐怕得学校招办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背。最起码这应该不是这名学生本身的问题。所以我不太相信题目中所说,这名学生上交的体检表上视力是正常的。毕竟,体检表现在不在学生手里,而在相关工作部门那里,除非有图片做证据,否则他们怎么说人家都没办法辩白。
其次,对这件事情的讨论要立足于一个基本的思考:假如残障人士永远都会因为各种情况源源不断地出现,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永远把这些残障人士特殊化,让他们只能做有限的工作,徘徊在有限的空间,还是鼓励他们积极走出来,像普通人一样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尤其是,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一点,这些残疾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也会自卑、嫉妒、怀疑、胆小、贪心、短视……就和我们身边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我们是不是只能接受那些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残障人士,而无法接受一个自身有局限的残障人士在命运中的挣扎?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请同时想到一件事情:我们的身边很可能就有一些残障人士,他们很可能也是我们关心的朋友。如果他用一种不太完美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第三,普通人说一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大家哈哈一笑,觉得无可厚非。为什么这位家长说了一句想要住宿舍好有室友照应,大家就如此膈应?是不是残障人士在说话措辞方面必须更小心翼翼,因为他有残障的原罪?
第四,很多人担心他上了大学也学不好,所以觉得他不该来这所大学。可人家考都考上了,为什么不能来?学不好挂科多,按照学院规矩肄业便是。他想要住宿舍,最后发现诸多不便坚持不下去再走也不迟。为什么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很难,就要剥夺他尝试的权利?
我曾经在本地一个很窄的单向车道上看见过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当时我在公交车上,他和他的轮椅在车道的拐弯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司机没注意,公交车刹车刹得太晚,等到成功刹车的时候,和那轮椅只有几厘米的缝隙了。那名残疾人在公交车尝试刹车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拼命地转动轮椅想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可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最后一声刺耳的刹车声,那残疾人慌忙偏着头闭着眼,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等到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还活着,慌不迭地继续转动轮椅,终于成功走过弯道。
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盲道和残疾人通道都非常不健全,他连把自己轮椅驶上人行道的斜坡都找不到,只能被迫承受这种风险。
公交车上的人大大出了口气,说:“真不知道,这样的人还出来干什么,真是吓死人了!”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在未来,你是希望他们出来还是不出来,你希望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成为你的同学同事,还是希望他们就躲在那些你们看不见的角落,永远不要出现在你们视线之中,免得惊吓了你们才好?
是盲人不是你的错,但是提出了诸多的非分之想,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会引发人们对残疾人的重新思考,如升学就业等,结果无疑会对残疾人不利。在现实的社会中,出于多种因素,相当多的弱势群体获得了过多的关注和过多的利益,并自认为理所当然。在此,我认为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包括残疾人,我们同情他们并尽力帮助他们并不是必须的,难道其他人就不该帮助了吗。而相当多的残疾者得到帮助之后,习以为常,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如文中的考生。说句不该说的话,你眼睛出问题了,还应该奖励你吗?你的眼睛是在为人民服务时坏的吗,如不是,凭什么全社会为你买单!现实中,我们知道,残疾人在升学就业中极不受欢迎,为什么,除了身体的因素对工作有影响外,就没有残疾人本身的主观原因吗!付出大多比别人少,而得到的却不想比人家少,甚至多,因为他是弱者啊,否则就会要主管者好看。换位思考一下,试问如果你是领导,你还愿意招聘残疾人吗,在同等条件下。不要说一些前台的残疾人是本公司一道风景之类的虚伪的话!所以广大残疾人朋友要自强自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人生的华丽乐章,而不是一味地求可怜和索取,如果那样,那就真的成了"残疾人"了。
他这一家人在透支社会对残疾学生的包容。
所谓奸人 损人利己。损的是谁?乍看像是学校。可仔细一想损的是 即将考大学或者还在苦读的残疾学子们?他们得罪谁了?一己私利,就把这这些人的希望断绝不是奸人是什么?
如果,再加一个词,我理解为贱人!我们曾经无数次听过残疾人的呼声是平等。可他呢?我看要的是权利吧。这不正是现今社会那句名言么,我穷我有理,你富你倒霉。所有人都要考虑我的特殊情况,我有残疾,你们要保护我,资助我。如果敢歧视我就找记者!
这些无疑说明了当下一小部分弱势群体心理极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嘴里说平等,实则利用普通人的善良之心行为自己的利益之事。这倒是和美国的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照顾是应该的,平等竞争反而成为了歧视。
当然,这些东西,说多了也没啥用。毕竟现在社会是这样。但憋在心里不舒服,总结一句古人说的话。这可不是我说的,不要找我哟。别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通常绝后路的人没有啥好下场!以后被大学拒绝的所有残疾人都会念叨你家的名字。估计被这么多人记恨。地狱18层应该不够。得再挖个坑。
怎么讲,这是学校的极嘉的公关的机会,也是校领导极好的表现机会。我看了一些回答,把重点放到说该学生体检造假,这种回答貌似正确,其实很偏。
首先,身体有障碍的人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大学理所当然应该向身体有障碍的人士敞开,并提供便利,能这样做的学校,功德无量,肯定会得到社会的赞许。
我读博时就发现身边有很多身体有障碍的人士。 我的一位师兄,弱视,东西非得贴到眼睛上才能看见。但人极聪明,北大本硕博,曾多年在酒店工作,现在一环境杂志工作。他有女一人,名曰“舒存”,你能体会其中的意味吗?
还有我的一位博士同学,双臂以下没有了。能用嘴咬笔写字,点键盘。人极聪明,当年考博时,同时考上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最后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进了武汉大学任教职。 还有,宿舍的窗外,每每会有一位單腿的同学跳过。 以上这些同学,都是及其聪明,你能说不让他们学习?
接下来,我再来摆摆我所在的洛阳师范学院。 2014年6月10日,在洛阳师范学院毕业典礼上,为了和“袖珍女孩”海璐璐“平等”合影,该校校长梁留科带头蹲下。这一举动让台下5000余名毕业生颇为感动,现场掌声如雷。海璐璐是我校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患有侏儒症,身高不足1.2米。她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河南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坚韧不拔的性格让她成了全校师生的励志榜样。在这次毕业典礼上,海璐璐代表美术学院全体毕业生上台接受学位授予。海璐璐毕业后,有公司主动为她提供职位。
洛阳师范学院还收过一位渐冻症男生,当年,这位男生读高中时,是同学每天背他上学,后来上大学了,同学们也每天背他上下学,现在好像毕业了。
身体障碍人士只有学习,才有可能获得工作的机会,大学作为育人机构,理所应当为身体障碍人士敞开大门,并提供帮助,能这样做的大学,才值得大家去尊重,比什么985、211、双一流等标签高尚多了。 学习改变普通人的命运,学习更能改变身体障碍人士的命运!
看到这则消息,忽然想起一件真事,某省四五年前一次创业大赛,一组来自特殊学校的弱视学生(应该和文中大学生一样)项目获得大赛特等奖,当时评委更多是感动同情,也想给予支持。结果,赛后大家的关怀慰问成了他们的砝码,甚至变本加厉,据说时常到相关部门要场地,要资金,要政策,经营中出现问题也找领导评委给解决,遇到阻碍就闹。。。开始大家还在帮助他们,后来一切变得理所当然之后招来的是更多人的反感。这个社会还是给了弱势群体很多关爱的,而一旦这种关爱没有被正确解读感恩,就会变成悲剧,就会出现道德绑架。我们的教育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我有很多疑问,连自己名字都不会,怎么参加高考的?高考试卷是要填写自己名字的,连自己名字都不会还能考到华东师范大学的水平,我猜想,怀疑他成绩的人不在少数。体检单一切正常,现在出现了视力障碍,不符合招生要求。完全可以将他退学,现在学校给了他上学的机会,他居然提出各种要求,真的是很奇怪。他父亲还指望同学舍友给他帮助,拜托,都是去学校求学的,不是去给人当保姆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你的残疾并不是学校造成的,学校有什么义务去帮助你,为你提供方便去麻烦他人?这世上残疾人多了去了,也没见每个人都有要求的什么导盲犬,什么的,凭什么你的不幸要别人买单,世界上不幸的人多了去,知道的也好不知道的也好。没了这些东西人家还不照样活的好好的,什么事都喜欢制造舆论压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别人。给了你提供方便还不知足,贪得无厌
为什么不去长大,长春大学是国内数得上的残疾人学校。偏偏要别人迁就你,明知道那个是普通人上的学校,普通的残障设施是不能满足需求,怎么好意思做那样多的要求呢,自己什么都不想克服,完全依赖校方,不合适吧
其实这些有点强人所难了 如果不做就会说校方怎样怎样了 可问题是校方已经给了他一些特殊待遇了 现在也挺怕一些人仗着自己是弱势群体操控舆论或者提出更多的要求觉得我看不见你就得怎样怎样 我行动不方便你就得怎样怎样 这样的话善良会越来越少吧
可以说,这一家子都是贪得无厌的人。这种人,无论学校和社会各界怎么对他们好,他们都永远不会有感恩之心。不管你是弱势群体还是残疾人,如果你的要求过份,那一定会招致社会的反感,你反而会失去人们对你的同情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