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河底总是藏着很多神秘的东西。随着水位的下降,各种古迹重现人间,尤其是今年此类事件特别的多!例如10月,江西都昌连续干旱导致水位下降,让400多年前的古桥重现人间。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0e83441262c649d3b44de1dc903ad410.jpeg)
此桥建于明代崇祯五年,总长为2950米石材全为花岗岩、之所以为千孔桥是因为它有着1100多个孔、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桥。
并且在此前8月,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也因水位下降,导致明代大佛身体大半部分露出水面。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83b68b69935f47189301cb20bfe74c1c.jpeg)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佛佛头早被岁月腐蚀,长满了茂密植物,仅能辨认出一丝轮廓。反而长年被淹没于碧波之下的身体,却保持着往日的神采。
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重庆。高温炙烤下,重庆长江水位大幅下降。露出了常年淹没在江水中的佛爷梁岛礁,且在岛礁礁石最高处发现3龛摩崖造像,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ae52a01cd95d4b61b2fffa6d4887ce3c.jpeg)
有趣的是不仅中国,国外湖底也藏着很多秘密。只不过随着水位的下降,他们那里露出的是尸体。
据报道,自1983年以来,米德湖水位已经下降了52米,现在的容量只有原来的30%。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d827fa7f06914015b80ed8e03d8963b0.jpeg)
今年更是由于极端干旱,湖水加速干涸,接连发现大量弃尸。且随着水位下降,预计湖里还会发现更多尸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冬季来临,本以为干旱会有所缓解,不会再发现此类事件。没想到却有网友在洞庭湖畔航拍时,发现湖床上露出一片神秘的暗红色大规模方形图案。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870ac01c20fd44edb070a171f77d0fa7.jpeg)
从航拍图上看来,湖床的黄沙里有一块被“河道”围起来的长方形区域。区域内,有多个大大小小的正方形“方块”,看上去就像个“二维码”。
再综合之前此类事件的经验,发现的都是古代遗迹。因此大家都猜测,如此方方正正的“迷宫”,很可能是古城遗址或古墓。然而官方的回应很快就让大家失望了。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81405dcfe88c4d44bc2c2dba6c767972.jpeg)
经专业人士确认,原来“二维码”不是古城遗址,更不是古墓,而是现代“围垸”留下的痕迹。围垸就是挡水的堤,以及堤围住的地区。
有些地方会通过围垸捕鱼,也就是在湖水中筑起低矮的堤坝,水流上涨时,鱼群来到这里,水位退去后,鱼虾也留在了这里。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53f1556d28354f1ea8ba58a0ffa74b4a.jpeg)
因此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围垸并不罕见。但围垸对湖泊有很强的破坏,因为一旦湖水被无数围垸分割蚕食,就会导致湖水面积极速缩小。
所以在2018年,洞庭湖整治湖区时,湖边用来捕鱼的围垸就被全部挖掉了。但今年水位降得太厉害,使得围垸的痕迹露出了水面。但比起研究湖底的东西是什么,想来更重要的还是搞清楚,为何水位下降这么快?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d79c31392422418d88dc6b0d60c23e4c.jpeg)
高温少雨似乎是今年气候的基调,据央视报道,今年还创造了自1961年以来,最长的高温记录。进而导致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有的干旱。
鄱阳湖、洞庭湖都曾“瘦成一道闪电”,并露出土黄色的湖底。甚至已经入冬,南方很多地方也没等来像往年一样的大雨。反而是本来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却迎来了洪水。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09975fcbe3754040b2de6c885fd776b8.jpeg)
2022年,是新疆塔里木河近十年水量最大的一年,河水甚至漫溢到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形成众多湖泊,场面蔚为壮观。
而且有数据显示,最近10年,南疆地区的降水量增长更快,暴雨频发,有30%的自动气象站日最大降水量都突破了极值,甚至许多干枯的河流重新“复活”。让人不禁感叹,这可能就是自然界的“南水北调”吧!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98494b649f434fe88628d8ae88a21ff4.jpeg)
总而言之,从水位下降露出的古迹看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能已经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水资源“轮回”了。至少在百年前,就曾出现过类似水位。
另一个证据就是新疆曾是古代中国的水稻种植区。研究表明,当地引种水稻的时间或不晚于公元92年,引种的品种为亚洲栽培稻中的粳稻。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33375fb0a6824d43a6ca2e74cccd3efd.jpeg)
例如在唐朝时,其平均温度要比现在高1到2度。那时的新疆就是水草丰茂,水稻种植区甚至扩展至龟兹,西州和伊州等地。
“浅草茸茸闻牧笛,轻帆猎猎送渔歌。风光胜似江南好,秃笔难描费琢磨。”就是描写的塞上江南——新疆的景色。之后到了明清时期,新疆气候又逐渐变得干旱,成为了广袤无垠的沙漠。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afa52bb4593b4933ad5ef9be26df4829.jpeg)
只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个循环似乎被影响了,催生了不少恶劣天气,以及很多不确定。
有研究预测显示,随着全球变暖加剧,30年内,整个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将升高2℃,降水增加19%,达到盛唐时的水平。
![洞庭湖底现神秘“二维码”!官方已经揭秘,重点是水位下降得太快](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21112/5010c21f9fca4b219a415f5c4a176a89.jpeg)
但显然,气候变化并不会在那个节点停止,西北的气温还会继续上升,紧随其后的就是各种极端天气,例如洪水。并且,谁知道那时的南方会旱成什么样?因此,遏制气候变化依旧是咱们需要努力的事情。
#洞庭湖底现大型神秘图案 官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