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板齿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板齿犀什么时候灭绝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猛犸象和板齿犀谁更厉害
板齿犀。在两者的体型上,板齿犀肩高最高3.5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8米,而猛犸象身长达5m,体高3m。显然板齿犀的体型更加庞大,而且板齿犀有极为锋利的犀角。板齿犀(Elasmotherium)是一类已灭绝的巨大犀牛,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也是最大的犀科动物,和披毛犀同为更新世古犀代表。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长鼻亚目,象科,猛犸象属的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
三种史前生物即将被复活,你认为复活后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位,板齿犀,它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巨大犀牛,肩高最高3.5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八米,体重最重超过八吨,被称为西伯利亚独角兽,对于科幻迷们来说,这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因为板齿犀是最为接近传说中的独角兽的生物。据说板齿犀曾经遍布欧亚大陆,它大约在1600万年前灭绝。这种动物之所以得名于此就因为他们头上的长达两米的角。此外这种动物虽然被认为是一种大型犀牛,但是它的姿势更像马,因此很可能很擅长奔跑。
科学家们还对于板齿犀的形态特征产生了两个有关他栖息地的假说。第一个是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板齿犀是大型的长毛动物,前额有大角。但是却未曾发现这类角的化石,而基于它们较长的四肢,估计是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另一个则基于板齿犀的牙齿及头颅骨的形态,指他可能也是生活在河岸带的群落生境。因此板齿犀没有犬齿及发展完好的外侧突。显然他们的头部会向外侧移动,可能是来吃草的。另外他的齿列亦是高冠齿,显示其食物中有矿物颗粒,而这些颗粒往往都是在湿润泥土的植物中找得到。科学界很多人都认同其生活在干冷草原地带啃食硬草。在2018年,科学家们分析DNA后发现,该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气候的变化。随着这种动物的骨骼化石发掘以及对DNA的研究,未来他们很有可能会再次回归地球。
第二位是原牛,原牛曾遍布欧亚大陆,但由于人类捕杀,破坏环境等因素,到2000年时,仅在欧洲中部有分布,原牛是家牛的祖先,就如同猿是人类的祖先一样。最典型的特征见于西班牙斗牛,他们颇具原牛之古风。其脊梁骨中线有一条浅色的纹线,原牛体态魁梧,体长280-300厘米,尾长130-140厘米,肩高1.8米,体重八百到一千千克。古罗马统治者凯撒大帝在其黑森林一书中曾描述他们略小于象,色彩独特,体型巨大,速度超群,无论人兽,他们都不示弱,无法被驯化,就是幼牛也很难。
自古以来,人们长期不懈地设陷阱,捕杀原牛,好胜斗狠的年轻人则以捕牛为一种强身之法,在追杀中取乐。还以拥有多多益善的牛角为荣耀。人们热衷于搜集牛角并镶上银边用作宴席的饮具。不分青红皂白地猎杀使欧洲大陆的原牛仅仅延续到十、十一世纪。当时除东普鲁士,立陶宛及波兰的荒野外,哪里都找不到原牛了。1299年鲍莱斯劳斯公爵在其领地马索维亚下禁杀令。1359年泽姆维特公爵也曾保护过原牛,使波兰成了原牛最后的庇护地,到1550年尚出没于波兰西部森林中,1590年仅余20只。1620年便剩下最后一只,这只原牛活到1627年。如今在荷兰,匈牙利和德国有生物学家在对这种已经灭绝的生物进行研究。他们想要通过现代技术将其复活,生物学家想要通过杂交现代牛种来再现原牛。
第三位象牙喙啄木鸟。象牙喙啄木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啄木鸟,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鸟。体长48-53厘米。翼展约84厘米。这种啄木鸟在外表看上去像一个贵族,他们身材高大,鸟喙象牙色。独特的脊和瘦长的外表与众不同。鸟身羽毛为有白色图案的亮黑色,亦有白色斑点,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象牙喙啄木鸟曾经广布在美国东南部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生活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至圣路易斯北部。从成熟的森林到古巴的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他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然而遗憾的是象牙喙啄木鸟于1800年代因猎杀数量而大量下降,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正式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象牙喙啄木鸟被普遍认为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而导致他们灭绝的主要因素是数十年来对其栖息的森林的严重破坏及非法狩猎行为等。
然而就在2004年,这种鸟又在美国阿肯色州被重新发现。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美国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带领下,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园啄木鸟的栖息地,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
最后要在未来完全复活这些生物应该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现在科学界有很多复活灭绝物种的计划,但除了技术以外,道德也是很大的争议点。还有就是复活了他们有可能对现今生物造成影响。另外原始生物虽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现在的地球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生存。从很多已经灭亡的动物的经历来看,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猎杀动物、破坏环境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史前动物即便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未必是人类的对手,他们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水平都会受到限制,未必能够好好存活。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希望哪种史前生物复活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次的文章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文章的朋友点个关注,内容更新时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我是涛涛随记,我们下次再见。
板齿犀的天敌是谁
没有天敌。
由于板齿犀身形巨大孔武有力,所以在同时期这种犀牛没有天敌。
板齿犀是一类已灭绝的巨大犀牛,肩高最高3.5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8米,体重最重超过8吨。平均体重5吨多,前额上有长达2米的角。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
古文献中常出现大兕这种动物,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兕”在古代文本当中都被描述为类似牛的巨大动物。体重将近1吨重,体色多为黑色、青灰色或者是近似的颜色。有坚硬的披甲与异常健硕,肌肉发达的形体构造。这头上就长者一直独角,腿部矮壮结实并且有蹄子。是陆行生物,但也可以涉水。
我们试着一层一层拆解。线索一,头部有一只独角,这样的外形,你首先想到的就是犀牛。我们沿着犀牛的演化树,向前寻找,还真找到了这样的生物,那就是真板齿犀。真板齿犀肩高最高3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超过8米,体重最重超过8吨,平均体重5吨多。它也一直被认为是独角兽的原型。因为在它的额骨上长着一只2米长的角。头上巨大的角,与我们已知对“兕”的描述是颇为吻合的。
线索二“兕”的甲骨文。大家看下面这张图是“兕”字的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这个“兕”的字头像是一把扳手。而犀牛没有这样的角状结构。那它有没有可能描绘的是另一种动物呢?我们在动物的图谱上找到了角呈现扳手状的动物。那就是“雷兽”。雷兽是奇蹄目下一科已经灭绝的食草哺乳动物。它生存于5600万年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从生物分类来说,雷兽可能和马的关系更近。但是,它却长着一副类似犀牛的彪悍外表。
为什么说从“兕”这个字想到了雷兽呢?比如说这个雷兽科成员的王雷兽,它的鼻端就长了一个叉状像角的突出物。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雄性在交配季节用来争取雌性的武器。就像现生犀牛的角一样。这其中在中国发现的雷兽也存在于类似王雷兽那样的叉状角。所以“兕 ”会不会是雷兽的后裔呢?我们保持怀疑态度。
线索三,中国有可能存在的犀牛。现生犀牛中共有5种。分别是非洲的白犀、黑犀以及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爪哇犀和印度犀。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犀牛,而且数量是很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当中,曾多次发现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焚林猎犀”的记载。那时候犀牛可能长什么样呢?国家博物馆里面就有一尊制作于西汉的错金银云纹犀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头犀牛是有两只角的。亚洲犀牛中,只有苏门答腊犀属于双角犀属。在我国曾有广泛分布,但是不符合“兕”的独角目击描述。所以说苏门答腊犀排除。
那么接下来,爪哇犀,它倒是独角犀属但是犀角比较短,而且雄犀有一只角,雌犀许多是没有角的。所以她大概率也不是“兕”。
这最后只剩下印度犀了。印度犀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上图所示,独角,类似黑色,身上像遍布的铠甲一样长着厚厚的皮。它是现存最大的亚洲犀牛。雄性体长可以超过3.5米,肩高最高可以达到1.9米,体重超过2吨。雌性雄性印度犀都长有一个犀角。根据记录,最大的印度犀牛角长达36厘米,重量达到了3公斤,被誉为现实版的独角兽。所以上古神兽“兕”会不会是印度犀?
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板齿犀,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在传说中,独角兽长着马的身体,头上有一只角。但是独角兽并不只属于传说,在地球上还真的有“独角兽”。
板齿犀
传说,在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着独角兽,它们长着一只巨型的角,身披毛发,曾与人类一起在地球生活。一些科学家执着地认为,他们在西伯利亚发现了这种独角兽的骨骼化石。它其实是“板齿犀”,也被称为“西伯利亚独角兽”。
板齿犀是最大的有角犀牛,体长约5米,肩高约3米,头上的巨角可达2米。板齿犀的角内部可能布满血管和神经,随着年龄的增长,角会长大、骨化,变得坚硬、锋利。
板齿犀是食草动物,角不用于杀戮,而是用于防御、吸引异性、挖水坑和植物根茎,冬天可以清理盖住青草的雪,偶尔用来与同类竞争对手搏斗。3.9万年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板齿犀灭绝了。
独角龙
独角龙来自北美洲,它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大约7500万年前到7460万年前),它的角又大又长又锋利。
由于发现的化石较少、较零散,关于独角龙的身份和长相,科学家们争论了一百多年也没有结论。不过现在科学家可以确定的是,独角龙体长五六米,头上有一只锋利的长角。独角龙是食草恐龙,长角只是防御武器。
独角鲸
独角鲸是北极海域的独角兽。它们螺旋状的“角”其实是左上颚的牙齿,也是它们唯一可见的牙齿。
虽然叫独角鲸,但不是所有的独角鲸都长“角”,也不是所有长角的独角鲸都只有一只“角”。在鲸群中,雄性独角鲸几乎都长角,雌性只有15%长角;雄性中约有20%长两只角。
独角鲸的牙两三米长,是空心的,可充当击晕猎物的武器。奇妙的是,牙的表面居然是软的,它可保护长牙以防断裂,还能检测海水咸度和温度。
随着气候变暖,独角鲸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独角鲸也许将走向灭绝。
角鼻龙
19世纪80年代,一具发现于美国的恐龙化石让科学家很困惑,它长得像异特龙,眼眶上方有突起,是牙齿锋利的食肉恐龙;但它又比异特龙小,最明显的区别是它鼻子上方有一只角,是名副其实的嗜血独角兽。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新恐龙,由于鼻子上方长角,取名为角鼻龙。
角鼻龙生活在侏罗纪(2亿到1.46亿年前)晚期,是的顶级掠食者之一,足迹遍布全球,尤其掌控着北美地区。科学家曾认为,角是角鼻龙进攻和防御的强大武器,但是那么短的角显然不具备攻击力。随着异特龙的出现,角鼻龙失去了北美霸主的地位,最终灭绝。
板齿犀的相关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板齿犀什么时候灭绝的、板齿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