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空乘歧视普通话乘客#这件事情发酵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天了,该批的评,该嘲的讽,该发的火,该吐的槽,大家基本上也把该释放的都释放了。
最近国际上的要闻并不少,我们的新任驻美大使、前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已经赴美履新了。俄罗斯总理、被外界认为日后有望接过普京的担子的米舒斯金,也开启了他任内的首次访华之旅。这一来一往直接牵扯到了中美俄三个当今大国,没准还可能引发改变日后国际局势的蝴蝶效应。
我们的新任驻美大使、前外交部副部长谢锋
这段时间的长篇以谈小问题居多,有一阵子没细聊过国际要闻了。今天我本来是想换换口味的,结果在浏览资讯发掘灵感、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却意外看到了一则让我哭笑不得的所谓免责声明。这则声明最早发在小红书上,据称码出了这则声明的人,是因为歧视丑闻而遭到国泰解雇的三名当事空乘之一。
这则声明整体上是用繁体中文写的,当中还夹杂着不少很多香港人都偏爱的特殊书面表达方式,比如为了将粤语口语强行转化成书面语言而演变出来的中文异体字,还有就是好端端的方块字打着打着突然就给你蹦出几个英文单词来。
这则声明的篇幅不算太长,就算把标点符号都算上,充其量也就几百字。但我仔细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发现大家的普遍反应都是:看不懂,看不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想来无非也就是三点:一是因为不理解书面化后的粤语中文异体字所造成的钝感;二是因为看不惯不伦不类的洋泾浜英语所导致的冷感;三是因为纯粹厌恶通篇语病和错字连连所引发的反感。
正好,反正这个话题我也早就想聊聊了。择日不如撞日,要不然国际大事咱还是先放放?接着“国泰空乘歧视普通话旅客”这件事情,往下再说说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好了。
一、差生作文不好改,语文老师不好当
为了方便那些嫌辣眼睛,又或者是懒得去找原文的同志和朋友,让大家的视网膜少遭点罪,我这里还是把那篇疑为国泰当事空乘写的免责声明给放放血,去去鳞,大家先看清楚这里头都讲了些什么,我们再就事论事也不迟。
简单来说,这则声明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责我们这些说普通话的大陆民众的,这个部分主要有四个论据。
一是抱怨说普通话的旅客“口齿不清”,她们听不懂。
二是指出涉事的其中一个国泰空乘并不是香港人,她的母语也不是英语,因此这位空乘可能就是不太会说,甚至干脆就不会说普通话,故而质问她为什么不说普通话这个问题天然就是不成立的,而且拿“会说英语了不起啊?”这样的口吻来讽刺她也是不合理的。
三是强调国泰空乘和机场职员的所谓“区别”,辩称指导乘客填写香港的入境卡,本来就不是她们这些空乘的义务。
四是反咬最初那位因为看不惯她们的傲慢与偏见的小红书网友,攻击她录音的行为是“偷偷摸摸”的“小人行径”,而且之所以选择国泰只是因为贪图折扣的小便宜,还宣称“这种事情只有你们做得出来”。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第四论据语境下提到的那个“你们”,指的应该就是包括那位小红书网友在内的、我们所有说普通话的全体内地民众吧?
这4个论据都是为了一个核心论点服务的,这个核心论点又包含内外两层,一是羞辱讲普通话的内地民众“都长了一颗玻璃心”;二是咒骂曝光网友“问候你全家祖宗上下十八代”。总结下来其实就一句话:我们没错,错的是你们。
如果仿照这个句式发散一下语文思维的话,我觉得它还可以衍生出很多种说法,比如“蟑螂没错,错的是拖鞋”“李嘉诚没错,错的是香港市民”‘黑暴’分子没错,错的是香港警察”,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至于这则声明的第二部分,那就是冲着国泰航空去的了。这个部分相对比较简单,也不用区分什么论据论点了,主要就是给国泰画了三个诅咒的小圈圈:第一,吐槽国泰只是在微博和小红书上表演下跪,不敢把道歉声明也发到Instagram和Facebook这些国外的社交平台上,生怕让外人看了笑话;第二,国泰为了断尾自保,过去3年来已经炒了不少和“乱港”势力有染的飞行员和乘务员的鱿鱼了,本来给的工资就少,买个名牌包包都不够,再这么折腾下去国泰以后就甭指望再招到人了;第三,埋怨国泰没有骨气,害得她们这些员工动不动就“因言获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为了膈应国泰航空,这份声明的第二部分还用上了两句在粤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骂街话,一句是问候国泰航空高层家中长辈的,另一句则是关于男性海绵体的。这两句骂街话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这个大家自己脑补就好,我就不赘述了。
哦,对了,除了两大部分之外,这份声明中还提到国泰设在上海的杭州的两个内地驻点,杭字还打错成坑字了。这段内容主要是冲着我们普通的大陆民众来的,说什么国泰以后也要在沪杭两地搞裁员节衣缩食了。香港那么寸土寸金的地方,她们这些香港空乘也只有9100的基本工资(没说是港币还是人民币),内地空乘肯定只会拿得更少。工资拿少了,干活就容易有怨气,所以服务大陆旅客的国泰内地空乘给我们的脸色,肯定也不会好看到哪儿去的。“这些都是你们大陆人自己作出来的,以后你们就慢慢体会吧。”
这段硬说出来的软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带闺女的经历:我要不给她的面包片多抹一勺炼奶,她就威胁我晚饭不吃青菜。孩子还小,理解不了少吃炼奶和多吃青菜都是为了她好,将父母的善意当成筹码来用这个确实是小孩子的特权,毕竟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但你们国泰空乘并不是小孩,我们大陆民众也不是你们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用道德绑架那一套来对线市场逻辑,那我只认为你们的心理年龄还没有成熟,根本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
二、“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我不知道上一个章节的内容大家看得累不累,反正我码字码得是够累的。都说给别人改作文远比自己写文章要痛苦得多,这种心情大概也只有语文老师能理解。
我之所以要花那么多精力去给一则写得稀烂的声明做校正重组手术,不是吃饱了撑的要给那三个已经被国泰解雇的空乘批改作业的,而是为了引出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为什么一些香港人有话不能好好说,偏偏就是爱把繁体中文、异体方块字和英语单词混在一块用呢?
很显然,这么做和方便二字并不存在强关联。繁体中文、异体方块字和英语单词三者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底层语言架构:国语普通话、方言粤语和外语英语。简单来说,如果你平时说的就是普通话,那么你在打字和书写的时候,直接就能利用它的发音规则和语法逻辑,顺水行舟。而不需要像拼写英文一样,得先在脑子里头构思好它的中文,然后转化成英文,最后再形成文字。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任何语言和文字。
如果单纯只是写中文,无论简体还是繁体,只要会说普通话,操作起来都不难。但你要是在组织一段语言时,非得用上繁体中文、异体方块字和英语单词三套文字系统,那你除了要掌握这三种语言的基本发音规则之外,还得理解它们的基础应用逻辑,否则最后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坨成一团的面,让你连吃都不知道怎么吃。
这就好比玩扑克牌,无论是炸金花、二十一点,还是斗地主,它们的规则就是再复杂,只要遵循一套规则,多玩几遍小白也能明白个大概。可你要是把它们都揉到一块,别说是门外汉了,就是把周润发、刘德华和周星驰全喊上,估计他们几个也得挠头上好一阵子。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那位疑似涉事国泰空乘最后写出来的免责声明,真就没法看。不光是整体上不成文章,就是把繁体中文、异体方块字和英语单词这三个部分拆开来看,每一部分其实都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
繁体中文部分我就不说。这个大家都看得懂,写得怎么样大家心里有数。
异体方块字部分。这段话从头到尾就用了一个句号,其他地方都是用空格替代标点,这实际上是不符合粤语异体方块字的语法规则的。粤语异体方块字只是中文方块字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底层语言逻辑还是一样的,什么地方用逗号,什么地方用句号,彼此都是一样的。讲口语的时候无所谓,但是形成书面文章文字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大家不信可以去看看90年代的香港电影来,粤语字幕的标点那都是清清楚楚的。
英语单词部分。为了方便而用大写字母的缩写来指代一个长单词或词组,这没问题,但你除了缩写之外,最起码也应该附上至少一个它们的全称,就好像IG(Instagram)和FB(Facebook)这样。你得给读者创造一个统一的语境,才能让多数人看明白你在说什么。像FB也就算了,好歹用的人多,至于另一个ISD的词组缩写,我要是不去找找资料那可真是看不明白了。你写的东西连让人看都看不明白,你还怎么能够指望别人和你产生共情呢?
既然写的人不方便,看的人也糟心,那把繁体中文、异体方块字和英语单词硬凑到一起还有什么意义呢?
答案是人为刻意制造区分度和不自觉掩盖自身语文表达能力的孱弱。
语言是身份的象征。古代日韩的贵族和上流阶层都是说中文写汉字的,假名彦文那都是普罗大众才用的,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区别身份。你愿意用哪个圈子的语言来说话,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圈子的人。说中文的是中华文化圈的人,说粤语是粤语文化圈的人,说英语就是英语文化圈的人。
香港是这三种语言的交汇地,但没有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为了凸显香港人的身份标识,一部分香港人就选择了用东拼西凑的方式来标榜自己,强行把自己和香港以外的他者区分开来,以展现自身身份的优越性。这有点像周星驰主演的经典喜剧电影《食神》中他自卖自夸的那碗杂碎面,虽然面里没有任何一样食材是他独创的,但他就敢把它当成招牌菜广而告之,而且还敢卖你99港币一碗。
语言也是能力的标尺。我在广东待了很多年,认识了不少在这边打拼的人,通过和这些人的交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就是但凡思维敏捷、头脑清晰、言之有理、落笔成章的人,他们朋友圈的语言环境基本上都是很干净的。写中文就写中文,说英语就说英语,除了个别情况,比如碰上了实在不好转化的词组,像ChatGPT这样,他们一般都不会混着来,更不会说买办洋泾浜腔的英语,又或者是日伪翻译官腔的中文。
因为专,所以精。但凡中英双语修练得足够好的人,无论张口还是提笔,使用的语言都很纯粹。因为这些人的阅读面够广,熟练度够高,词汇量够大,所以他们不容易碰到想要表达一种意思却找不到可以对应的词汇的尴尬情况。
打个比方,要解释什么是好事多磨,中文好的人可以说“将登太行雪满山”;英语好的人则可以说“No thing worth to do is ever ever ever easy”。只有那些中文不好英文也不好的,才喜欢说“这事难办哦,难得和爬Mountain一样”。
要是把粤语异体方块字也凑到一块呢?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我不知道大家平时的经历都是怎么样的,反正仅就我个人的有限阅历而言,我能看到粤语异体方块字的场合,一般多多少少都和脏话粗口沾点关系,比如那份疑似国泰解雇空乘所写的声明。中不中、洋不洋看着就够让人难受的了,你还用粤语异体方块字打几个脏话的补丁上去,这篇东西能让人看得下去就有鬼了。
三、深圳河以南,并不存在天堂
要不是因为国泰这次的篓子捅大了,我之前都没注意过,原来它们之前一直只在香港本地招乘务员,而且对乘务员的学历要求比较低,只要有中学学历就可以了。
而同样是招乘务员,相比之下,内地的国航对学历的要求最起码也是大专起步。
是不是歧视姑且不论,要说国泰这么做是为了保障本地人的就业率,这个理由我也算勉强可以接受。只是我不太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国航都把准入门槛拔高到大专这个档次了,可国泰招募空乘的学历要求却还是放得这么低?
结合香港教育界闹出的各种幺蛾子想想,我的脑海中浮出一个假设: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香港的整体教育素质本来就没有多高,再加上过去这些年来的反复折腾,好多青年人的层次就被固化了,上不去了,国泰要在香港本地招人,所以勉为其难只能在侏儒里头拔矮子了。
我记得在十多年前,大概就是2000年后到2012年这段时间吧,广东这边,尤其是深穗两地家境比较殷实的家庭,一度非常流行过罗湖口岸跑去生宝宝,这样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香港人了。尽管深穗两地的教育资源放眼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都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了,但那时候很多家长还是对香港的教育抱有一种匪夷所思的迷之自信,明明有本地的公办学校不读,就是要把孩子送去那边的所谓国际学校。
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很多当初在香港上学的深穗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之中有一部分选择留在香港继续学业或出来工作,但大部分都还是回到了内地择校求职。因为香港考生参加内地考试是有优待的,所以他们考上985或211会比内地学生更容易一些。
但如果退一步来说,要是没有这种政策福利带来的优待,而是把从香港教育体系上成长起来的应届考生,和在内地育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深穗孩子,放到同一条分数线上角逐的话,我想,最后能够考上985和211的香港考生虽然不至于说绝迹,但大概率也会比现在少得多。
更何况,在中国高考的版图上,深穗的孩子还算不上是战斗力的天花板。要是把山东和江苏的考生也拉进这场较量中的话,那香港的学生们恐怕真就没几个能捞到汤喝了。
我今天不想讨论内地和香港两种教育模式究竟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我也没有要贬低香港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意思。下个月我的女儿要上考场了,我非常理解此时此刻所有家长和考生的心情。僧多粥少的存量竞争本来就是异常残酷的,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考高一分?所以别管八仙是怎么过海的,只要不犯法不踩线,我都没有理由为此置喙。
我只是觉得可惜,尤其替那些不是为了高考优待,而是真的觉得香港比内地更有助于孩子成才的家长感到可惜。真要只是奔着高考优待去的还好了,孩子以后还能回来找工作。否则的话,搞不好就只能和那位连书面语言的基本表达规范都搞不清楚的国泰空乘一样,哪天要是在国泰的航班上,撞见自己不会讲英语或粤语父母被其他空乘欺负的话,没准他们连上去对质的勇气都没有。
结语、香港人能够发光,香港就不会黑暗
过去十年来我们的扶贫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许多老少边穷地区的老百姓都因此摆脱了物质上的贫困,还有不少人因此实现了发家致富。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扶贫也一样。物质上的扶贫工作搞好了,很快大家就发现,精神上的扶贫一样重要。精神上得支棱起来,得明白改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得知道要把赚回来的钱留下一部分用来自我提升或投入再生产,这样物质扶贫的成果才能巩固下来,扩大开来。否则,那就只是授人以鱼,他没有培养出人应该自己钓鱼养活自己的观念,哪天要是吃完了,你还得冲着他发愁。
精神扶贫所需要覆盖的范围那可比物质扶贫广泛太多了,不光是老少边穷地区,哪怕是像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这种物资基础相当优越的地方,一样非常需要精神扶贫。
衡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个恩格尔系数,简单说就是你为了填饱肚子所要花的钱占你赚的钱的比重,比重越低,恩格尔系数就越低,生活水平就越高。低于30%的是富裕,30%到40%之间的是小康,40%到50%是温饱,超过50%就是贫困。
我读的书少,不知道在精神上有没有和恩格尔系数类似的工具,可以将不同生活水平的差距用一个直观数据量化出来的。我按照我浅薄的理解,尝试着划分了一套分级体系,这里也拎出来让大家看看,各位要觉得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正。
想问题做事情只知道考虑个人利益的,这是精神贫困。懂得要为家庭和家族力争上游的,这是精神温饱。愿意为了建设和保卫而挥汗如雨、抛头颅洒热血的,这是精神小康。能够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这就是精神富裕。
要是用这个标准来评价的话,那位因为歧视而丢了工作反过来还要埋怨别人,写个免责声明不是语句不通就是错字连连,干的也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还嫌挣得少,明知挣得少还要买奢侈品,骂顾客骂东家就是没想过反思自己的国泰空乘,大概就属于连精神温饱线都没过,最需要精神扶贫的那一类人。
如果她和她另外两个国泰同事的精神世界要是不那么贫瘠的话,或许她们就会意识到,尊重大陆旅客和保全自己饭碗这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如果她们能像对待英语是母语的外籍人士那样,善待所有说普通话的乘客,国泰今天的名声也许不至于这么狼藉。要是她们能用普通话来热情回应大陆旅客的诉求,就像她们在面对白人旅客时说英语那样,哪怕发音不是太标准,我相信她们最后在小红书上收获到的就不会是指责和批评,而是赞许和感激,并且还会附带上这样的文案:
“家人们!和你们说个开心的事情,我今天在国泰的航班上遇到了几个人敲好的小姐姐,无论我用普通话问什么,她们都会热情回应。心心念念的小毛毯说要就给送来了,我真的会谢。笔芯!”
不要拿什么“国泰的大环境”和“自己的身边人”这种托辞来给自己找借口,一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汤,一点蜡烛光也能刺破一整个夜幕,为什么要像它们一样变成一颗老鼠屎?为什么就不能努力去当一根蜡烛?为什么就不能这样想问题:我发热,国泰就不冷漠了;国泰温暖,香港就不黑暗;香港振作,中国就更澎湃;中国光明,世界就有希望。
你们写的文章就是世界,你们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们说的语言就是香港。你们是什么样,它们就是什么样;不要选择黑暗,否则你们眼中的它们,将永远失去光明。
不要把明明可以活成佳话的人生,活成了笑话。
在今天这个话题的最后,我想和那三位因为歧视而丢了饭碗的国泰空乘说两句心里话,听不听随意,反正我也不会因为闺女不吃青菜了就给她做藤条焖猪肉的。
和错误的等待道别,别管有没有航班。就算天气不如预期,到点的人生应该还是要飞。爱香港,就请先从爱自己做起。国泰的饭碗可以丢,钵兰街不能去。少买几个名牌包,多学几句普通话。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别再主动去讨人字拖的打。先想办法让自己的精神脱贫,你们未来能拿到手的,不会只有九千一。
我希望你们的精神世界,能和香港这座城市的物质生活一样丰富。如果有朝一日,香港特区摆脱了精神上的贫穷落后,香港民众实现了思想上的共同富裕,或许你们在阅读以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令14亿颗心脏都为之共鸣的灵魂频率:
“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