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取款2.5万元,不满银行柜员询问取款用途,1次取1元逼哭柜员!

推荐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33 0 0

今天(7月4日),“男子故意1次取1元逼哭柜员”的热搜,把我看呆了。

7月3日,浙江宁波。男子到银行取钱,先取了一万块钱,然后想再取2万5。

银行柜员问,取2万5干什么用?

男子说,坐公交车。

但柜员说,不说用途不能取,查出问题她要被开除的。

这话明显激怒了男子,他说,那就每次取一块钱,把2万5全取完。

另一段视频中,男子称他明天还要来取一块钱,不把柜员开除不会罢休。

最后男子见柜员委屈哭了,才取走2万5离开。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这件事确实很有争议。在知道事情全貌的基础上,站男子还是站柜员,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件事到了媒体那里,却成了男子“被问的不耐烦”,是他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柜员。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取款用途是银行的规定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主要是为了防止受到诈骗。这种例行询问是银行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一种方式。这位男子认为这些钱是自己的,对于取款时的询问感到不耐烦。最终,在目击者的描述下,这位男子看到工作人员的委屈和哭泣,才决定取出了2.5万的款项。

一些网友认为银行工作人员只是按照规章办事,没有必要为难客户。他们认为,储户的钱是他们自己的,不应该受到过多干涉。另一些人则支持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认为这些例行询问是为了保护客户的利益,避免发生诈骗等问题。他们认为客户应该理解和配合这些程序,而不是对工作人员发脾气。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责任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各种风险。例行询问取款用途是其中之一,虽然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一些麻烦和不便,但从整体来看,它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柜员这个岗位其实特别被动;

对内,要服从领导,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理业务,甚至连话术都是统一的

对外,要服务客户,无论客户讲理与否,都不能跟客户一样互相指着鼻子

所以,在银行各种规则之下,尤其那种看似不合理,会引起客户争议的规定,一定要态度和蔼的向客户传达,并且说明规则的来源,XX行的新规定,XX局的新要求,行里文件的新制度。

因为银行有反洗钱要求,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了解你的客户”。

怎么算了解呢?很遗憾,人行没有详细的规定,但是,一旦你的客户里出现违法犯罪行为,那一定就是银行不够“了解你的客户”,就要接受罚款和处罚,甚至有员工被抓。所以本质上,现在网上各种开卡难,卡被冻结,二类卡,被限额,包括这次被询问用途,都是银行为了应对人行要求“自我加压”,层层加码设置的。为什么要层层加码呢?有的人说,明明规定大额“五万”以上,怎么25000就要了?!层层加码才是银行运行的核心要素!人行说5万以上才需要问,某日,一个客户在你们行取了2万,过几天涉案了,通报,扣分,检查,罚款。下次你执行几万?

正如人行说了,不得为客户开户设置障碍!但是,人行又说了,你开户的客户不能用于违法犯罪,公安局都管不到,你银行能管得住客户?那我只能尽量不开户,非要开,我让你拿各种证明,写各种承诺书,银行卡涉案了,银行说,我无罪。

正如人行又说了,取款自由!但是,人行又说了,你得确保你客户取得钱不是违法犯罪。这,我问一句你取钱干嘛,你随便编了用途,我也不在意,回头取钱的涉案了,我说怎么问了,客户说旅游,我无罪!

所以银行的种种条条款款,各种看似不合理的制度,你说是为了保护客户,为了反洗钱,15%吧,确实有开户填写反诈告知书劝退不知真相群众的例子,但是99%的出发点是银行的一种应对监管的自我保护的“程序正义”。

就像有人持刀杀人先抓卖刀的一样,人行和公安机关如果总觉得客户账户涉案是银行的责任时,当监管机构不顾实际把责任推给没有行政执法权力的服务机构时,商业银行只能把成本转嫁给客户。目前看,人行也是满意的,因为人行也不能虚空反洗钱无敌,某种意义上,人行也是需要这种“程序正义”,“留痕”“拍照”“留档”即可。

服务行业其实是最容易受委屈的地方,因为规定是硬性的,客户是活性的,所以服务人员做好了,就变成了沟通的纽带,做不好了,就容易变成里外受夹板气的出气筒。

也有网友说:

银行柜员是一种职业,服务业的一种,受委屈是要自己承担的。

不愿意干可以走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男子的钱是自己的,不违法的情况之下怎么用是自己的事情,道德上谴责就是病态。

银行是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笑话。

国家规定必须遵守,你单位的规定跟我何干。

我站这个男子。

作为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银行工作人员也应该注重服务态度,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在这起事件中,男子表现出的不耐烦和威胁言辞并不理智,但工作人员也应该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和耐心,以平息客户的情绪和疑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