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知道的梁衡说起并解读《官不扰民民自富》

推荐1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34 00

近日在微信上看到曾任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的文章《官不扰民民自富》,看了很有感触。

我知道梁衡,是在1983年。当时我教初三语文,手捧中语委调整后的秋季新教材,在说明文单元有一篇课文是《晋祠》,作者梁衡。这是梁衡1982年4月14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新作,因为文章好,马上就被选编入初中语文第五册。当年遵义地区安排教师过教材关,专任教师除了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过关笔试外,在校内还要上公开课接受测评,而轮到我上公开课时,我选择的课文就是《晋祠》。我参考了最新的语文教学杂志刊登的关于《晋祠》文章分析的资料,同时融进了自己的思考分析,制定了一课时完成课文教学的教学进度设计,教学任务完成后,我感觉效果还过得去。我送走初三,又接初三,一年后又上《晋祠》。时逢临近学校的四局三公司子校的常校长带上他们的几位初中语文老师到我校听我的课,按进度我正好该上《晋祠》,因为有上一次的基础,我教态从容,节奏把控很好,展示课文结构的板书也很整洁。课文讲授完毕小结教学过程,接着布置作业,时间刚好到点,在客人面前显示了从容不迫的风度,赢得好感自不待言。

因为有了这个教学经历,我就偏爱上了梁衡这个作家。后来因为媒体发达,关于梁衡的信息有很多,特别是他和贵州有些不解之缘,特别关注贵州的发展,为贵州的发展献计建言,专为贵州写了很多优美的散文,至少有《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韭菜坪记》、《寻找地球上的金钉子》等。天星桥景区还把《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篇文章全文镌刻立石于景区,更加彰显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近他又关注贵州了,从他的新作小品文《官不扰民民自富》就可以看得出。媒体发表梁文,其编者按就说:“就在前日公布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落马消息一出,后面评论区一片都是:八山一水一方田的贵州,其当政贵州几年,竟然不准让农民种植玉米!也许这就是注脚之一。”孙志刚不准农民种玉米——我们说包谷,已经是官场笑话,闻听此强硬规定,不仅当事者农民反对,就是稍有头脑的非农人也说这是瞎指挥。现在《官不扰民民自富》这篇文章揭开了锅盖,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来评说的。

因为文章很短,将近600字,所以我说它是小品文。全文有九个自然段,一二自然段由作者与几位京城领导相聚谈及农村工作,引出农民不堪其扰的话题。三四自然段作者联想,举出乡干部扰民的实例,这实例的真实性毋容置疑,因为有电视报道的真人实景,有墙上标语,有农民跪地呼号,有记者与乡干部的对话。五六自然段展开议论,意思是农民的事应该由农民自己做主,不种包谷种烟叶,其恶果会是下一步叫农民吃什么为官者都会巧妙地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接下来第七自然段直言为官者的职能作用就是保境安民、维护社会发展,顺势亮出作者观点——“民不受扰,其业自旺”。然后第八自然段引用汉代政治家贾谊语来证实其观点“民不受扰,其业自旺”的正确性,并且还是千年不变的定律。最后八九自然段是收尾之笔,先是直言指责不少为官者的扰民作为,事与愿违,以民为儿戏,想凭扰民取政绩升官最终没有好结果。小文虽然没有点名孙志刚,但是作者所举例、议论的人和事都可看得出来说的就是孙志刚。

作家写大文章是大手笔,写小文章也是大手笔。大手笔写好小文章更不容易,把小文章写好那才是精彩。这篇文章思想火花闪现,首先是悯农,关注农民的生存发展,想农民所想,替农民说话。其二、议论为官之道,笔出蹊径,借用一句熟语,“拔出萝卜带出泥”,但是它绝对不是针对一个大贪被揪出就连带了小贪。我想说的是一个大贪被挖出了,是“萝卜”,又连带出它的为官之道的腐朽方面,是“泥”。贪官的为官之道往往有两面派的嘴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但是作者别开路径,鞭挞的是为官者刚愎自用、利令智昏、扰民、愚民的那一类昏官,让为官者警醒,“权为民所用”;让为官者亲民,“情为民所系”,写出了新意。从作者的写作思维看,关注社会热点,从议论身边事起笔,进而联想议论,亮出自己的观点。从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段落层次分明,逻辑思维严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言简意赅,观点明确。其论证方法既有例证、推理,还有引用,如此短文,竟然体现写作风格多样,是一篇很好的小品文范文。

附作者原文:

官不扰民民自富

一日与京城几位领导相聚,谈及农村工作。有地方来的同志说,官不扰民民自富,此言极是。

内中有分管农业者接道:“我们常说要增加农民收入,试想哪一次农民告状是来向你要收入的,都是不堪其扰来要安静的。”

这使我想起电视上公开批评的一件事儿,某乡强迫农民种烟叶,村头墙上赫然写着大标语:“净化种植”,并组织工作队将农田里已长出来的玉米、豆苗等拔掉。镜头下几个农民跪在地上,以手捧苗,愤然拍地,潸然泪下。

记者问乡干部为什么这么做?答曰:“烟叶能卖钱。”

能不能卖出钱,应该让农民自己去算账,再说都种烟叶又吃什么?这样发展下去恐怕就要干预村民每日三顿饭怎么吃了。也许那时又会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这样吃有营养。

官者,保境、安民,维护社会发展之用也。民心唯求安居乐业,犹草木唯求自生自长。封山育林,草木自长;民不受扰,其业自旺。

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天下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其理两千年未变。

可惜不少人一日为官,其情也虚,其心也燥,抓耳挠腮,指手画脚,总想干点什么,以逞其能,以示其绩,便以民为儿戏了。

殊不知,民可保、可导、可安,唯一的是不可扰。企图靠扰民弄出点儿热闹来升官的,其乌纱帽迟早是要掉的。

作者简介:

彭一三,1955年生,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过银行职员、中学语文教员、教育、文化行政部门公务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顾问,遵义师范学院、遵义电大、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客座教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散文、评论作品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著有散文、评论集《生活的圈子》(四川人民出版社),主编纪实文集《红花盛开的地方》(贵州人民出版社),参与主编纪实文集《我的高考 我的大学》(西南交大出版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