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可以说英雄辈出。但真正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却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虽然他们三个三分天下。但还有一位真正的英雄,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打下半个江山,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个厉害人物就是江东的奠基者,仅仅活了二十六岁的孙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孙策不死,天下还真就被他统一了。
孙策最牛的时候,仅仅几句话就吓得当时的豫章太守华歆开门请降。可以说当时的孙策,已经名震天下。连曹操都说:“难于此儿争锋!”
这么厉害的孙策,在公元200年,却由于遭人暗算,不幸英年早逝,但就在临死之前,他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交给弟弟孙权,而不是交给自己的儿子。那么以孙策的英明神武,为什么要把这么大好的河山交给孙权,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1)孙策六年打下江东,有什么诀窍?
孙策是破虏将军孙坚的儿子。孙坚的英勇我们是知道的。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后,董卓进京举行了废立皇帝的大事。天下群雄大怒,纷纷起兵起来讨伐董卓。
但这么多关东联军中,唯有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才是真正的真心兴复汉室的,而在他们两个人中,孙坚比曹操更坚决。曹操跟董卓打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归,然后就回去了。
唯有孙坚一人跟董卓死磕,杀了董卓的大将华雄。所以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是真的瞎扯淡了。孙坚坚决到什么程度,一直把董卓赶出来洛阳。孙坚把自己的兵力几乎损失大半,终于把董卓击败。可见孙坚的厉害程度。
但可惜的是,由于关东联军都着急着扩充地盘,孙坚也无可奈何。只好跟袁术合作。可惜的是,在江夏和黄祖交战的时候,被人暗算去世了。
孙坚是公元191年去世,当时孙策才17岁。但孙策少年英雄,在孙坚为国赴难的日子里,天天结交天下英雄豪杰,著名的周瑜周公瑾就是当时结交的。因此孙策在还没有成人的时候,就已经在江东非常有名了!
孙策起先也曾经考虑过要效忠袁术,走孙坚的老路。所以在公元193年,19岁的孙策为父亲守孝期满,就去投奔袁术。所以说袁术还是非常有机会的。但可惜的是,袁术对年轻的孙策非常忌惮,一点也不信任他。
孙策见到袁术,提出了两条要求:
第一,要袁术把他父亲的旧部队还给他。让他好为父报仇。
第二,他请求袁术配给他一定的兵力,他可以帮袁术打败周围的群豪。
袁术没有答应,袁术认为孙策能力超群,如果做大了管理不了,因此就拒绝了孙策的要求。因此孙策没有办法,就投奔丹阳太守舅舅吴景。吴景就帮孙策招募了几百人。孙策靠着几百人,打了几个小仗,大胜而归。
袁术看孙策可以用,就把以前孙坚旧部中的一千人交给孙策。然后告诉孙策,只要打下九江,就给孙策一个九江太守的职位。孙策非常高兴,带着人就去打九江。结果是九江打下来了,袁术另外派人去做了太守,孙策很郁闷,因此这才改变心意,要自己创业。
公元194年,孙策找到袁术,对袁术说:“我家祖辈都在吴地任职,我可以帮您收复江东!”袁术一点夜不相信孙策有这么大能耐,但是为了拉拢孙策,袁术答应了孙策的要求,给了孙策一千人,然后上表奏明汉献帝,封了孙策一个代理殄寇将军的官职。
但由于大家听说孙策要出兵会稽,很多看好孙策的人纷纷来投奔。孙策的军队经过一年的转战,反而壮大了,到了围攻会稽的时候,孙策的部队已经超过了万人。孙策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吴郡,收复了会稽。这时候孙策不但有了广阔的地盘,手下非常多的江东才俊。
据史书介绍,孙策为人豁达,不拘小节。只要有人投奔他,他来者不拒。最为重要的是,孙策治军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江东百姓的喜欢。
2)与袁术决裂,站在道义的一面。
袁术得到了传国玉玺,因此就以为这是天命所归。在公元197年称帝了。孙策在袁术称帝前,写信给袁术分析厉害,劝袁术不要称帝,无奈袁术不听。在袁术称帝后,孙策第一时间跟袁术断绝关系。并和曹操一起讨伐袁术。
孙策这次站队让曹操非常高兴,就给孙策封了官。并且这一次在和袁术的征战中,孙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公元197年,孙策击败了海西的陈瑀,收复了今天江苏省的东面。
公元198年,孙策从袁术手里夺回丹阳,并且收服了丹阳太守太史慈。
公元199年,孙策袭取庐江,并且在江夏击败黄祖,俘虏了黄祖的妻儿,黄祖只单身逃脱。
公元200年,已经打出威名的孙策东进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孙策驻军椒丘(江西省新建县)后,让虞翻去劝降豫章太守,他对虞翻说:“你去告诉豫章太守华歆,虽然他名闻于世,但也不是我的对手。还是早点归顺的好。如果不归顺,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生灵涂炭,是不可避免的。”
虞翻进城见到豫章太守华歆,把孙策的话一说,华歆立刻就开城投降了。
所以说此时的孙策,已经拿下整个江东,兵锋所指,敌人已经是望风逃窜。连曹操都感叹的说:“不能和此儿争锋!”因此为了安抚孙策,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
曹操此时正是和袁绍官渡对垒的关键时刻。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和孙策交锋。如果孙策从背后攻击曹操,曹操基本上是败局已定。
而此时的孙策已经准备好兵马,准备奔袭曹操的根据地许都。曹操的局势非常危险,但正在这时,老天爷传来了好消息,孙策被偷袭死亡了!
3)孙策的后事安排!
孙策的死很突兀。整个天下看似天下纷争,但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
北边是袁绍,占据着北部最好的四州之地,在官渡挤压着曹操,把曹操压的动弹不得。
中间是曹操,按理说曹操的局势是最差的。占据着中间二州,被袁绍和孙策挤压,稍不注意就可能灰飞烟灭。
南边是孙策,在极短时间打下江东六郡,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只要他愿意,他的兵锋可以随时直插曹操的屁股。
因此孙策崛起让曹操感到非常危险。但就是这个时候,原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个门客,为了替许贡报仇,躲在孙策打猎的地方,偷袭了孙策。孙策重伤。
孙策自知自己伤情严重,好不了。因此开始安排后世。令人非常惊奇的是,孙策不用任何人劝,主动把江东的大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并且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也就是说,孙策不但打仗勇猛,有智谋,而且在看人方面也是非常准的。他说孙权虽然打仗不行,但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非常厉害的。而后来孙权的一系列措施,也证实了孙策的判断。因此孙策在看人方面非常准。
但孙策为什么非要把权力让给孙权,没有第二条路吗?
我们看他托孤的时候,对张昭说的一番话:“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也就是说,孙策即使把大权交给孙权,还是非常不放心。他不放心这些大臣,比如张昭。天下正在大乱,不要说把权力交给小孩子,就是交给19岁的孙权,未来都是充满变数的。
后来的赤壁之战验证了孙策的担心。就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东吴的群臣还是要投降曹操,如果不是周瑜和鲁肃,孙权真不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家业。所以孙策在保证家族传承上,做的非常好。所以说一个家族要想传承,必须要有孙策一样的人物。
综上所述:孙策去世的时候,刚好26岁,他的孩子还是小孩。而天下正在大乱。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因此如果孙策不为江东找一个明主,肯定比刘表的荆州好不到哪去。
所以孙策不但没有把江东的大权交给还是孩子的儿子。更是从自己的兄弟中找出像孙权这样的英明果断的人。以保证家族事业的传承。
事实也证明孙策的选择非常正确,孙权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