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与实践】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推荐11个月前发布 AI工具箱
21 0 0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2023,61(10) : 922-927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30712-00448

作者:杨家武 汤春辉 戴梅 段江 李艳红 杨剑 杨涛 高燕 班登 朱基财 袁廷运 李银 付红敏

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省儿童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安宁市人民医院儿科

通信作者:付红敏,Email:510844660@qq.com

封面图:《不要气候灾难》作者:李梓凡女,8岁,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趵突泉校区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

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 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组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145例患儿中男677例、女468例,就诊年龄1.7(0.5,4.1)岁,≤3岁758例(66.2%),3岁387例(33.8%)。有基础疾病89例(7.8%)、无基础疾病1 056例(92.2%)。接种疫苗者(≥1剂)319例(27.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48例(65.3%),死亡6例(0.5%)。普通组1 051例、重症组94例。重症组的接种疫苗的比例、就诊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36例(38.3%)比283例(26.9%)、0.5(2.6,8.0)比1.6(0.5,3.9)岁、1.3(1.0,2.7)×109比2.7(1.3,4.4)×109/L、0.17(0.12,0.24)比0.21(0.15,0.16),χ2=4.88、Z=-2.21、-5.03、-2.53,均P0.05]。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有基础病的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11.6±5.9)比(5.3±1.8)d、41例(43.6%)比48例(4.6%)、67(26,120)比20(15,32)U/L、51(33,123)比44(34,58)U/L、56.9(23.0,219.3)比3.6(1.9,17.9)U/L、12.0(4.9,56.5)×10-3比3.0(3.0,7.0)×10-3 pg/L,t=-20.43,χ2=183.52,Z=-9.14、-3.12、-6.38、-3.8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白细胞计数(OR=1.88,95%CI 1.18~2.97,P0.01)、C反应蛋白(OR=1.18,95%CI 1.06~1.31,P0.01)、铁蛋白(OR=1.01,95%CI 1.00~1.00,P0.01)、白细胞介素6(OR=1.05,95%CI 1.01~1.08,P=0.012)、D二聚体(OR=2.56,95%CI 1.44~4.56,P0.01)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降低(OR=0.84,95%CI 0.73~0.98,P=0.030)均是住院患儿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以≤3岁的患儿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是发生重症的高危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实时疫情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超过6.56亿,死亡病例超过660万。疫情期间,由于我国执行严格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数较少。直到2022年12月初,国家防疫指挥部发布了新冠疫情“新十条”防控优化措施,在全国基本解除NPI,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开始增多。根据云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监测的毒株序列显示,2022年12月以来昆明地区流行的毒株主要为Omicron BA.5.2。本研究对疫情NPI解除后第1个月,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昆明这一高海拔地区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病情分析和诊疗防控。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回顾性病例总结。选取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医院、安宁市人民医院共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 14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为28日龄至14岁;(2)入院经鼻咽拭子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N基因和ORF基因循环阈(cycle threshold,Ct)值均35或抗原检测阳性。排除标准:(1)非昆明地区患儿;(2)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阴性。本研究经过昆明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3-03-023-k01),获得豁免知情同意。

二、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信息、疫苗接种、基础疾病、诊断及预后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yocardial isoenzyme,CK-MB)、肌钙蛋白T、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铁蛋白、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等。参与单位各抽调1名住院医师接受培训,负责录入患儿信息,并由专人负责质控,分析数据。

2.分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临床分型标准,将轻型和中型分为普通组,重型和危重型分为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结果之间的差异。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和STAM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情况

1 145例患儿中男677例、女468例,就诊年龄1.7(0.5,4.1)岁,≤3岁758例(66.2%),3岁387例(33.8%)。普通组1 051例(91.8%)(轻型632例、中型419例)、重症组94例(8.2%)(重型69例、危重型25例)。普通组和重症组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接种1剂或者2剂疫苗319例(27.9%),其中接种1剂次24例(2.1%)、2剂次295例(25.8%)。重症组的年龄和接种疫苗的比例均低于普通型组(均P0.05),重症组的住院时间和有基础病的比例均高于普通型组(均P0.05,表1)。接种1剂次疫苗的患儿发生重症的比例高于接种2剂次者[25%(6/24)比10.2%(30/295),χ2=4.87,P=0.013]。有基础疾病89例(7.8%),其中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31例、支气管哮喘15例、急性淋巴系统白血病11例、脑瘫或发育落后11例、癫痫8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脊肌萎缩症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各3例、血友病2例、皮肌炎1例。普通组无死亡患儿,重症组死亡6例(6.4%),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0.7(3.4,13.4)岁。接种1剂次疫苗1例,未接种疫苗5例。基础疾病3例、死因为暴发性心肌炎3例、坏死性脑病3例。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病种分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48例(65.3%)(急性咽炎445例、急性扁桃体炎184例、急性喉炎119例)、急性支气管炎181例(15.8%)、支气管肺炎157例(13.7%)、病毒性脑炎38例(3.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0.8%)、暴发性心肌炎4例(0.3%)、多系统炎症综合征5例(0.4%)、急性坏死性脑病3例(0.3%)。119例急性喉炎患儿中有17例为Ⅲ度喉梗阻。15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152例患儿行胸部CT检查,101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磨玻璃影34例和实变影者17例。1 145例患儿中合并热性惊厥者229例(20.0%)。

三、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由表2可见,重症组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均P0.05),重症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铁蛋白、IL-6、D二聚体、ALT、AST、肌钙蛋白T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

四、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年龄、是否接种疫苗、是否有基础疾病、发热3 d、惊厥和实验室指标(淋巴细胞计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铁蛋白、IL-6、D二聚体、ALT、肌钙蛋白T)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再将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BC、CRP、铁蛋白、IL-6和D二聚体增高,CD4+淋巴细胞降低均是住院患儿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表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自2021年11月后,逐渐成为目前全球的主要传播毒株。其传染性增强、潜伏期缩短且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导致患儿感染率明显升高。

本研究1 145例住院患儿中年龄以≤3岁为主,提示Omicron变异株对儿童尤其婴幼儿易感。美国CDC的数据及其他研究也指出,Omicron变异株更容易感染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主要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的概率较低。本研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的患儿748例(65.3%),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338例,表明Omicron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急性喉炎119例,其中17例的患儿出现了Ⅲ度喉梗阻。因此临床上需特别关注Omicron感染引起的喉炎、喉梗阻问题,以避免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的发生。本研究观察到105例肺炎患儿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18例出现实变影,典型的磨玻璃影、间质改变34例。除呼吸系统外,Omicron变异株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病毒性脑炎、坏死性脑病、暴发性脑水肿)、心肌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等疾病,尽管发生率较低,但由于心肌炎、脑炎、脑病引起的重症比例高,容易危及生命,本研究中死亡的6例均为心肌炎和坏死性脑病,因此需高度重视。另外,纳入的1 145住院患儿合并热性惊厥者229例,发生率高达20.0%,与国外的报道相似,提示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容易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持续惊厥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提醒临床医生需及时处理高热,避免惊厥及惊厥引发的严重后果。

有研究认为Omicron与原始毒株相比,毒力有了明显的下降,导致的重症病例已显著降低。本研究中普通组患儿占91.8%,重症组占8.2%,重症组死亡6例,普通组无死亡病例,显示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主要以普通型病例为主,重症组比例不高,病死率较低(0.5%)。本研究重症组患儿的年龄更小[1.6(0.5,3.9)比0.5(2.6,8.0)岁,P0.05],≤3岁患儿53例;有基础疾病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89例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中41例(46.1%)为重症,这可能与患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及疫苗接种率低有关。本研究中重症组患儿有58例(61.7%)未接种疫苗,接种过疫苗的患儿中有36例(11.3%)为重症,而接种1剂疫苗的患儿发生重症的比例也高于接种2剂疫苗者(P=0.013),且死亡的6例患儿中,5例未接种疫苗,提示疫苗接种对降低Omicron变异株感染所致的重症病例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明疫苗接种仍是现阶段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

从实验室指标来看,重症组患儿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CRP、铁蛋白、IL-6、D二聚体、ALT、AST、CK-MB、肌钙蛋白T均高于普通组,而淋巴细胞计数、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型组,提示重症患儿体内存在过强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因子风暴,从而引发组织损伤和凝血功能紊乱。研究表明Omicron变异株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导致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减少,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使病毒更易在体内复制,这增加了发生重症的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重症组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WBC、CRP、铁蛋白、IL-6、D-二聚体升高,CD4+比例降低是病情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提高对新型冠状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加强对相关指南的学习。

本研究存在未对全部患儿进行病毒基因序列测定,根据研究期间云南CDC的监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点,认定患儿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均为Omicron变异株;未能获得病毒载量结果,未对病毒载量与重症的关系进行分析;收集的病例来自昆明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住院病例,未能覆盖社区和门诊,导致一些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倚。

参考文献(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