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未来的10大发展趋势(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50 00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惠民,国家通过多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行进行互联网治理,网络发展进一步规范化。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新形态频出,媒体融合步入系统性创新时期,内容付费和知识服务掀起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传播秩序革新,新媒体外交助推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李培林在讲话中指出,新媒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对于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有了新一轮的规划重点与布局考量。新媒体的发展不仅限于媒体融合,更侧重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网络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与新媒体已经被视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对中国新媒体未来发展提出十大展望。

一、数字经济引领“数字中国”建设走上新征程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分值为5.6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数字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成为引领“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中国应以“数字中国”建设为统筹平台,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崛起,智能互联与万物融合加速到来

5G已经进入国际标准研制的关键阶段,根据工信部消息,我国具备示范应用能力的5G终端最早将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预计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以智能硬件为突破口,万物互联加速到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语音与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企业将加速崛起。

三、媒体融合系统性创新发展,效果评估不断规范

媒体融合战略发展将进入第五年,系统性创新成为重点。传统媒体在技术的冲击下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纸媒的停办、重组,区域整合还将继续。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新媒体思维,坚持移动和智能优先,坚持发挥优质内容优势。在融合发展实践中,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评估指标和体系增多,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

四、“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智慧持续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应利用我国主场外交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等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对外传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绩,但是对照国际社会的认知需求、国家对外传播工作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应利用微传播、微外交等新途径、新方式提升我国软实力。

五、双微发展依然强势,今日头条异军突起

2018年春节,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截至 2017年12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增至3.92亿,相比2016年底增长7900万。2017年,微博实现总营收77.13亿元,76%的增速创上市以来新高,其中广告收入为66.82亿元,同比大增75%。今日头条凭借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知识付费产品等形成组合产品链,发展势头强劲。

六、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为主进行互联网内容建设,防范网络思潮风险

2017年,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阵地意识不断强化,但同时存在网络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解构的风险。互联网内容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七、内容价值持续回归,内容付费成为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

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客观事实、深度信息的报道显得格外珍贵。不仅是在新闻媒体领域,在任何新媒体产品领域,内容的价值都不容忽视。随着内容付费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IP和知识领袖不断涌现,短视频和音频将成为内容付费行业的主要产品形式。然而,如何确保知识付费产品的高打开率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内容付费也成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输出的一个新方式。

八、政务新媒体不断自我整合,服务功能逐步“实化”和“具化”

在国家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资源互通共享后,可以预见全国政务新媒体功能将会更加完善,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将会被逐渐打通,人们网上办事将会更加便利。在平台建设初步完成后,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提升迫在眉睫。

九、用户个体商业价值被激活,以“社交电商”为代表的社交化产品成为新势力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7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达2.23亿人,较2016年增长46.7%,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增至5.73亿人。拼多多、小红书、有赞、云集等社交电商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商获取流量难的问题,通过充分挖掘用户个体和社群价值,以信任和人脉为核心有效进行商品和平台推广。社交电商催生了新零售,充分发挥了社交化这一新媒体产品的核心功能。借助小程序等社交媒体平台,以“社交电商”为代表的社交化产品将不断发展。

十、互联网治理趋势依然是严管严控,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2018年4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称,2017年,通过对1000余家互联网金融网站进行安全评估检测,发现网站有高危漏洞400余个,存在严重的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对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移动APP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安全漏洞1000余个,严重威胁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安全、传输安全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新媒体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促进互联网全球治理合作,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