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财富与幸福「幸福篇」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42 00

第二部分 幸福 HAPPINESS

人生的三大要素是财富、健康和幸福。

我们依次追求财富、健康和幸福,但重要性顺序,则是反过来的。

第二四章 学习幸福

幸福是一种技能

“可以说,幸福与基因无关,甚至与选择无关,它是一种与个体密切相关、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就像通过锻炼强健体魄、通过吃饭摄取营养一样。幸福的含义会随着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一年前对幸福的定义和一年后对幸福的定义可能完全不同。

甲之真理,乙之谬论,反之亦然。我所理解的幸福与你所理解的幸福可能大相径庭。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非常重要。”

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当把“缺憾感”从生活中剔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幸福是一种毫无缺憾的充盈状态。当感到生命中并不缺少什么时,大脑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不再追忆昨天,也不再畅想明天,不会悔恨当初,也不会谋求未来。你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说过,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

幸福不等同于积极的心态,也不等同于没有消极的想法。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

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和,就必须要超越对于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大自然没有幸福或不幸福的概念,如何思考、判断和对待你所感知的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决定权在你手上。幸福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剔除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状态,剩下的就是中性状态,但中性状态并不意味着平淡。中性状态是只有孩子才有的状态。我们发现孩子通常都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会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

幸福是一种选择

“幸福,爱,激情……这些都不是我们追求的事物,而是我们做出的选择。大脑是可塑的,我们努力改造外部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身体,却没有考虑改造大脑,只是简单接受年轻时被塑造的自己,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无法自由自在、心无旁骛的活在当下。”

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大脑把主要精力用于规划未来或悔恨过去。这样的运行机制让人无法获得绝妙的体验,无法欣赏周围的美妙事物,无法对现状常怀感恩之心。如果每天都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和幻想中,那就是在亲手扼杀自己的幸福。

以往未能实现的欲望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可能就是上帝承诺给你的天堂,而你却毫不珍惜,肆意挥霍?

幸福需要心境平和

“幸福的人并不是时刻都快乐的人。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以特定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

人类最常烦的一个错误是,认为自己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幸福。比如,我买了辆新车,等着提车。自然每天都会关注这事,每天晚上上论坛查看、研究相关信息。但车一到手开了,就不再关注它了。从自身以外的事物中寻求幸福,本身就是缘木求鱼。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相较于做一些不是自己百分之百想要做的事情,努力调整欲望更重要。人生的大赢家就是同事拥有时间、健康和金钱。

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

“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关于成功,大多数人对成功人士的定义都是赢得游戏的人,无论什么游戏。如果你是运动员,你的成功就是成为顶级运动员、如果你经商,你眼中的成功也许是埃隆马斯克。现在对我来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完全退出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哪些已经超越游戏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他们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获得任何东西。”

“现实生活中,内心平和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总是不断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接受并顺应现实,是获得幸福的核心技能。”

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人们以为,获得内心平静的方式是摒弃“问题”这个概念。但外部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获得内心平静的唯一方法就是摒弃“问题”这个概念。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

巴菲特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差但自己心里最好的情人,还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好但自己心里最差的情人?它说明存在内在和外部两套评价标准。这所有真正的评价标准都是内在的。

嫉妒是一种很难克服的情绪。嫉妒不能改善你的生活,只会让你不快乐,而让你嫉妒的那个人仍然拥有你的嫉妒的一切。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嫉妒别人,只是嫉妒他们的某些方面,而我不可能只拥有我嫉妒的那些东西。我不能只想要那个人的身材、财富或个性。如果要交换人生,我就必须接受对方的全部人生,包括他的反应、欲望、家庭、幸福感、人生观、自我形象等各个方面。你可以接受吗?这样一想,嫉妒心就瞬间消失了,因为我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我很高兴我是我自己。

幸福源于好习惯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在一起。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幸福是一种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从本质来说,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小时候,我们没有什么习惯。后来我们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拥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养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而有些人越来越不快乐,一个重要原因是,两类人群习惯不同。在选择习惯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清楚:这是能增加我的长期幸福感的习惯吗?

如果你问贝赫扎德什么是幸福的秘诀,他只会抬头望天,然后说:“停止追问,开始欣赏”。如果不是人类文明,我们可能只是猴子,坐在丛林看太阳落山,不知道晚上栖身何处。

获得幸福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就跟选择减脂增肌、为事业奋斗、学习微积分没什么两样。你会把幸福感置于人生一切事务的首位,你会花时间研究与幸福相关的探讨。

对周遭评判得越多,自我就越膨胀。某个瞬间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感觉良好。过了一会,你就被孤独感吞噬,目不所及都是烦恼。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你。

你的秘密越多,幸福感就越低。

人造物品比自然物品更容易导致享乐适应。

看屏幕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看屏幕时间越短,幸福感越高。

幸福指数的个人衡量标准是,一天你有多少时间用在履行职责,而不是追随兴趣。

政治、学术和社会地位都是零和游戏。正和游戏才能造就积极向上的人。

阳光、运动、正向思考和色氨酸,这些都不是药物,但都可以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使人始终保持健康、清醒、积极、乐观。

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很多人遇到问题时会踌躇不前,陷入空想:希望改变现状却没有决心改变,希望转身离开却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去,同时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这种纠结和回避的态度正是人生中大部分痛苦的来源。

“接受”的方法:退后一步,回顾经历的同步。把这些痛苦写下来:上次分手,上次生意失败,上次健康问题,后来都发生了什么?这样就可以看到随后几年里我的成长和进步。

第五 章 哲学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很大,我会给你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生命意义是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其他人给你的任何智慧听起来都像胡说八道。从根本上上来说,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所以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寻找人生的意义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找到令自己的满意的答案,这个答案就会成为你生活的根基。

第二个答案: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的。宇宙已经存在了100亿年,未来将继续存在700亿年。与宇宙的历史相比,你的生命相当于不存在,宇宙终将归于热寂。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存在的一切痕迹都无处可寻。无论你是艺术家、诗人、征服者、贫民,几代人之后没人会记得你。对宇宙来说,没有什么基本的内在目的或意义。

第三个答案:这个答案有点复杂。在物理学中,时间之箭来自熵。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时间推移,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意味着宇宙中的无序状态只会增加,集中的自由能只会减少。如果把人类或植物等任何一种生物或人类文明视为一个系统,这些系统就是在局部熵减。人类在局部熵减,因为我们有行动力。在人类局部熵减时,地球在整体熵增,直到宇宙归于热寂。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推动宇宙加速达到热寂。创作艺术、研究数学、组建家庭、发明计算机、创建文明等等,所有这些复杂的系统都在把我们推向“万物一体”的终极境界。

理解佛教

智慧是一种知道自己个人行为长期后果的能力。如果仅仅通过语言就可以传授智慧,我们今天就不需要努力了。我们唯一拥有的是当下。

结语:以上这些都是我觉得这本书里很有思考价值的内容,可能乍一看有点鸡汤浓郁的味道,静下来想想还是有点道理的,有几点更是属于比较醍醐灌顶的语句。

写第一篇笔记的时候我就说过,只要是人就不会完全客观,纳瓦尔写的内容一定会有你不敢苟同的地方,我们读者只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还是像书中一开始序中说到的,不要机械模仿、简单照搬。可以遵循他的建议,但要自己亲身体会,测试是否对你有用,只要你能把这本书当成一个友善亲切又能力出众的陪练员,它就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最后想说一下,对,咱就是笔记摘录,你看过的书下一次看,你知道是什么时候吗?我知道,就是随时,因为我只要翻我写的读书笔记就好了。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注:本文引用内容均出自《纳瓦尔宝典》,埃里克-乔根森著,赵灿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