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到恨总是很难释怀

推荐2年前 (2022)发布 AI工具箱
54 0 0

有时候,我们只想过点普普通通,知足安稳,朴实无华的幸福生活。就像电影《地久天长》中的耀军和丽云,他们就像万千家庭里的父母一样,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渴求,只想一家三口安稳平淡地过日子。这个家庭随之突然而来的三次失去

彻底打乱了这对夫妇的一生。先是被动地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失去了未曾谋面的二胎;紧接着因为一次意外溺水,失去了心中最爱的儿子;而在倾注多年心血抚养长大的养子毅然离家出走之后,经历着又一次的失去。每一次的失去,都直抵内心最疼痛之处,其中的悲伤与苦涩,是打胎之后的无可奈何、是丧子之后的瘫软在床、是养子离去之后的暗自哭泣,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巨大痛苦。这种痛苦不会因为单位奖励一个“先进称号”而消减,不会因为逃离故乡而抹平,不会因为“我们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自我安慰而释然。相反,一次次的“失去”带来的打击,只会像针一样在心里越扎越深,留下永不可愈合的伤口。人的一生中避免不了会有意无意的犯错,多多少少总会有,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小小的错会带来那么严重的后果,我们一定不会去犯这个错,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就像《地久天长》电影中的另一个家庭,如果知道同伴会溺水死亡,沈浩肯定不会拉着刘星去下水游泳,更不会推了他一下导致他溺亡。

在接下来的30年,罪咎感就像一根刺一像常常地扎在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心上,就像沈浩说的:“从那天起,我觉得身体里就长了一棵树。我长大,它也长大,我觉得它要把我撑破了。李海燕反复自责为何事情会这样,为何是自己让王丽云失去生育能力,又为何是自己的儿子害死了他们的独子。这样的自责一直延续,夜夜难眠,被心魔折磨了30年,最后临终依旧无法释然。李海燕离世前在王丽云耳畔说的话,都还是忏悔。提起恨,有这么多的理由;提起爱,只需要凝视在时间中为罪咎感受苦的人。

《地久天长》不是一部谈“原谅”的电影,它启发我,在仇恨到爱之间,为何这么难?是因为各种的情绪让“了解”这件事很难发生。一旦我们都明白在一个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苦的,就会明白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不是对错不分,而是“了解”大过责备,爱能让自己与他人都从罪咎感中释放,才能回归到爱的循环之中,能爱人,也能被爱。

从仇恨与苦毒到爱与原谅之间,其实不是一个“此岸”到“彼岸”的关系,有的时候是因为“怕”,是因为“罪咎”。而真正影响人一生之久的,不是仇恨,而是罪咎感。

谁能伴你走过忧伤路该如何面对和承受突然而来的苦难?

极度痛苦或抑郁的状态中,有一小部分是因亲人或所爱的人骤然离世,内心无法承受巨大的悲痛,给生者带来的冲击很大,长期陷入痛苦中,无法振作。

那是对生与死的强烈冲击,发现什么都无法留住,鲜活的生命突然消逝,觉得一下子失去了活着的全部意义。

刘耀军和王丽云后来虽然从北方搬家到南方,内心的伤痛却一直无法抹去,从失独的那一刻开始,时间好像就停止了,剩下的只是慢慢变老。为对方活着,可这样活着原本就太沉重。从开始的撕心裂肺变成后来的隐忍麻木,心痛却不会减少半分。

在电影中刘耀军抱着不省人事的刘星跑过隧道的那一幕,像极了人生。

我们的人生就像在隧道里奔跑,带着泪,带着伤,在黑暗的隧道里,我们都被这个世界裹胁沉重又无力地奔跑着。但是隧道的前面有光,那光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

今天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生活中的艰难,如果你的重担压得你透不过气了,请一定要记得来到上帝的面前。因为祂说过,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