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记录:广西上林白崖堡,钟乳石争奇斗艳,徐霞客遇一位破坏者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152 00

#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带你游广西# 在广西上林三里城,51岁的徐霞客,与陆万里的孙子陆伯恒等人,开启了徒手攀岩模式。白崖堡南岩的岩洞内,争奇斗艳的钟乳石,令他们眼花缭乱。

(公元1638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徐霞客与陆万里冒雨游览了周泊隘。

广西上林

周泊隘,位于广西上林三里城以东二十五里处,隘口在一列山脊中央,云气常在隘口出没。

周泊隘的山麓有一座岩洞,洞口朝东,岩洞前有水相隔,徐霞客望过去,只见岩洞十分幽深。村民告诉他,这岩洞可容纳一千人。以前岩洞西还有村庄,后被废弃。

与岩洞相对的东峰上,也有一座岩洞高悬,朝西的洞口被杂草遮盖,只是他们急着赶回三里城,匆忙离开。

当晚,徐霞客与陆万里到南楼饮酒,观赏龙灯表演,热闹非凡。

(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七日,在陆万里的孙子陆伯恒等人陪同下,徐霞客游览了白崖堡的岩洞。

他们从三里洋渡北岸溯江西行,在三里城南十六里处,转入山坞,就到了白崖堡南岩。

白崖堡南岩,崖壁高达万仞,其上点缀着两层岩洞,洞口朝北。徐霞客一行人仰视着岩洞,感觉就在头顶上。崖壁上没有落脚处,他们就踩着崖壁上的岩石裂纹,艰难地往上爬,终因前路漫漫,不得不放弃。

白崖堡的哨官秦徐赶来,他手举火把,领着他们仍从山口出来,沿南山东麓转到南麓,登上石阶来到后洞。后洞的洞口朝东南,正对着卓笔峰、青狮岩等山峰。

他们进入岩洞,举着火把,向东北攀登,转向陡峻的北面。徐霞客远远望见天光射入岩洞中,越发踊跃地攀登。他透过手掌宽的缝隙,俯瞰外边,见一扇巨大的门洞。门洞就是上洞的下层,由于缝隙太窄,他们无法穿过,只得沿着裂缝往上攀,穿隘口而出。

岩洞洞口朝北,十分深邃,这正是他们抬头远眺,觉得高不可攀之处。忽然间,他们已经置身其中,自豪感油然而生,觉得连呼吸都可以上达天庭。

岩洞前方,两座山崖相夹,他们用木头横架补上缺口,凭此远眺群峰。回去时,他们仍从岩洞里的隘口往下走。徐霞客窥视着外边的第二层岩洞,将他的手杖从扔了下去。

他们从原路俯身沿着石阶下坠,抵达先前望见天光之处,他们点亮火把,在岩洞北找到一处洞穴。

洞口非常狭窄,他们举着火把,像蛇一般爬过。洞底平坦之地长达数丈,过此便弯弯曲曲折向东去。

他们从北洞钻出,北洞的洞口裂开,一棵巨树倒卧出洞,树根盘绕在洞中,这是第三层岩洞。岩洞前的岩石平滑如手掌,上下危崖峭壁崩裂高悬。他们回头向上望,见洞口层层重叠,在高出此地数十仞的山顶上,那是上洞与第二层岩洞。他们沿着平滑的岩石往东走,崖壁上,藤条树枝蜷缩缠绕。他们像猿猴一般,拉住藤蔓攀登,历经艰险到达了第二层外洞,徐霞客捡回了他投下的手杖。

这座岩洞深三丈、高五丈,镶嵌在上下两个岩洞之间,岩洞中互不相通,需从洞外爬入。徐霞客当即作诗一首:“洞口千古无人到,古树曲藤独为谁?投杖此中还得杖,三生长与逍遥随。”

他们拉着树枝下去,点燃火把,沿着平台,穿入第三层岩洞,再次来到远远望见天光之处,仍返回后洞。

在徐霞客看来,这座岩洞如同一只蹲踞的老虎,洞中空阔处是老虎腹部,上洞是老虎口,第二层洞是老虎咽喉,缝隙可窥视之处是老虎喉管。他们从老虎的喉管往上钻,从老虎嘴里出来,再从老虎的喉管往下坠,到达老虎腹中。第三层岩洞则是老虎肚脐眼,后洞是老虎尾。

白崖堡南岩的下洞,距后洞之西三百步处。下洞的洞口朝东南,洞外高大山崖层层横亘,洞内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向东北,从洼地进去,须用火把照明。一条通向西南,进去数丈分两层,下层洞穴如井。从井中往下坠,到平坦的峡谷中,再往西走三丈,从高高的峡谷往下坠,来到平坦的洼地。

这里峡谷盘绕、洞穴交错,相互层层叠垒,钟乳石的石柱倒垂,如同花萼成团成簇,成千上万。

同行的金陵人胡姓儒生,是个破坏者,他折断了数十条石钟乳。这些石钟乳长六七寸,中空似竹管,外观洁白如水晶,又像天然白玉。

他们往前走,见到一簇乳白色的莲花,直径三尺多,细细的花瓣合拢来,倒垂在洞底,莲花的根部平贴在崖顶的岩石上,粘连处花蒂仅拳头大,将其铲下来应该比较容易。只是,洞口狭窄,莲花下无东西接着,落下时恐损伤花瓣。

他们继续在岩洞中前行,见到更多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互相盘绕交错,一丛丛枝条细得像手掌,每千百枝聚成一团,彼此争高下、比长短。

白崖堡南岩后营的东洞,钟乳石又多又大,有的像蛇,有的像龙,下垂呈舞动状,并排排列达数十丈。

当晚,徐霞客一行人在白崖堡哨官秦徐家住下。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