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出现截止到如今,已经将近快三年的时间,新冠病毒属于一种全球性大流行病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今,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国外疫情严峻,在没有听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我们的口罩绝不能摘下。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很多人发出感慨“青春没几年,疫情占三年”,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想去的地方不能去,想看的景也看不了,疫情何时结束,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吗?
“长期存在”是病毒常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在受访时,抛出了这个观点。
1、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极易发生变异,变异以后可以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会持续性引起疾病或者使疾病慢性化,比如常见的流感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以同样的机制长期存在下来。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也没有特异性的药物,新冠疫苗虽然已经投入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保护期尚不明确,整个群体免疫屏障的建立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3、国际上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至少人群整体免疫力达到70%以上,疫情才能够趋于稳定,至完全消灭该病毒,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感染新冠病毒治愈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新冠冠状病毒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在治愈后一般没有后遗症。而重症患者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后遗症,具体如下:
1、肺部纤维化
重症患者在治愈后会出现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
2、肺功能丧失
患者肺纤维化比较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丧失,纤维化组织代替肺泡,使氧气无法及时进入血液,从而出现酸中毒、呼吸不畅等症状。
3、凝血功能障碍
重型患者还会出现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诱发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增加。
若在治疗期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大多数后遗症患者感染严重,身体素质比较差,绝大多数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无后遗症,建议确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
假如全球疫情一直持续,我们该怎么办?专家分析:或会有三种结局
1、自行灭绝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迈克尔米娜指出:疫情爆发的性质和患病的感染几率,向人类感受到火灾甚至水灾以及地震的现象。
病毒属于不可控的爆发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严重下降,人体长期需要营养物质和水分来提高体内的免疫力,才能达到防控机制,当机体的抵抗力产生自我防控的机制,病毒找不到受体自会终结。
2、人类免疫力提高,和病毒共存
对于新冠病毒,如今想要消灭它非常困难,想要完全避免进入日常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有和病毒和平共处。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以及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加上病毒变异,想要彻底消除非常困难。
3、未来新冠疫情成为地方性疾病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大卫·海曼认为,新冠肺炎正在成为一种“地方病”,并将持续流行一段时间——就像其他冠状病毒一样,“四种冠状病毒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病”。
例如,疟疾被认为是一种地方病,但它在几十个国家流行,主要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020年造成60多万人死亡。
新冠病毒并不刀枪不入,抓住其弱点,能够有效远离病毒威胁
1、不耐高温
通过物理加热,可以破坏新冠病毒的蛋白质,使其失活。比如使用蒸汽消毒柜或锅,对餐具、奶瓶、玩具等耐热物品进行高温杀菌,但要注意温度在56℃以上,消毒时间超过30分钟才有效。
2、害怕酒精
新冠状病毒对酒精敏感,应用酒精可以杀死新冠状病毒,但必须是75%的酒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没有效果。室内可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室外可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注意不要在身体上喷洒酒精,以免静电爆炸。
3、紫外线照射
新型冠状病毒怕高温干燥的环境,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也比较敏感,紫外线持续照射1个小时以上也可以有效的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阅读延伸——吸烟者不容易得新冠?
前一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长期吸烟的人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医生表示:谣言!其实抽烟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这是因为吸烟人群肺部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更容易被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身体不适,再加上新冠病毒传染力很强,主要通过呼吸传播到人体肺部,吸烟时更容易将病毒带进体内。
感染病毒之后,就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感染、肝功能下降、肾功能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想要预防新冠病毒,平时就要做好自我防护,出门时要佩戴口罩,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尽量减少感染面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