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五国语言,英语、德文、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
他一举拿下了十三个博士学位,被蔡元培看中,担任北大的教授。
从简历上看,他是如此摩登的一位先生,但是见到他本人的人,不是被他的外表惊呆了,就是被他的怪诞行为“雷”到了。
他就是“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
他留着八字胡须,身后拖着大辫子,穿着清朝的马褂。用英语和德语骂过人,吃过西餐。
他还有一个怪癖,每当写作没灵感时,他还要让他的夫人不要洗脚,脱掉鞋袜坐在自己身旁。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辜鸿铭于1857年,出生在马来半岛槟榔的一个华侨世家,他的父亲是中国人,他的母亲是葡萄牙人。
他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的同安。因为马来半岛的归属问题在很早之前很难确定,所以中国福建、广东人附近的一些人安土重迁到这里,成为最早的南洋华侨。但是他们却并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这里的主人是前来拓殖的英国人。
辜鸿铭的曾祖父辜礼欢来到这里,起初以捕鱼为生。因为具有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他通过自己的打拼,使后代兴盛起来。
辜礼欢的儿子辜国材,成为了最早到新加坡的华人;他的另外一个儿了辜安平被送回中国读书,并考中了进士,在林则徐的手下任职;他的儿子辜龙池,也就是辜鸿铭的父亲,在英国人的橡胶园里任管理人员。
这使得辜鸿铭自一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家庭物质条件优裕的环境里。所以,他年少时能从容地在西欧国家游学,并摘得十三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的影视形象
尽管在南洋辜鸿铭举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但辜鸿铭的父亲辜龙池仍对祖国念念不忘。因此他非常重视对于儿子的爱国教育,他跟辜鸿铭说:“无论你到哪里,你的周围是哪国人,你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所以在辜鸿铭的潜意识中,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必须时时维护自己的国家。
也正是因为此,辜鸿铭游学结束后,来到中国谋求发展。他和严复被赐予文科进士,严复名列第一,辜鸿铭名列第二。而号称“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与辜鸿铭也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严复、辜鸿铭、容闳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留学生。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
虽然三人的经历相似,但辜鸿铭却与严复、容闳等人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别人受到西方文明的浸润,都开始膜拜西方文明。而辜鸿铭虽然受西方文明的熏陶11年,却攻击西方文明,捍卫中国传统。被人称之为“怪杰”。
当然,三人之所以有思想观念上的摩擦和碰撞,源于严复和容闳等人到西方后最先接触到的是自然科学,而辜鸿铭最先接触到的是人文学科,以至于辜鸿铭产生了背道而驰的思想观念。可见,西方文明也有其精华与糟粕,还是得选择性地吸收。
在留学期间,别人都剪了干净利落的男式短发,而辜鸿铭还拖着他那大辫子,因为他的大辫子,他常遭到路人的嘲笑。他的辫子让人一眼就认出他是中国人。如果他剪掉辫子,穿上西装革履,以他的混血外表,没有人认得出他是中国人,也不会被人嘲笑,但是辜鸿铭没有那么做,他仍然选择一意孤行。
02
一次,辜鸿铭从维也纳坐火车去柏林,他害怕旅途无聊,就带了一张报纸。在旅途中,他拿出报纸倒着看。
恰好两个德国人坐在辜鸿铭的对面,他们看辜鸿铭拿着报纸是倒着的,以为他不认识德文,还故装文化人,于是哈哈大笑着嘲讽道:“这个人不懂德文,还要装文化人看报纸,报纸都拿反了。”
他们话音刚落,辜鸿铭就放下报纸,用德语骂道:“你们德国的文字太简单,我就是倒着也能看懂。”
还真是认知限制了想象。两个德国人挨了骂,还对辜鸿铭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样的事情在辜鸿铭的身上屡见不鲜,原因都是因为他的形象与他的内在实在是大相径庭。
还有一次,辜鸿铭穿着长袍马褂,跑到中国的西餐厅去吃饭。
此时的中国已值民国时期,大多有钱有地位的男子都穿上了西装革履,在西餐厅吃牛排。而辜鸿铭还穿着他的长袍马褂,留着大辫子。在新思潮的浸润下,连末代皇帝溥仪都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装革履。辜鸿铭还穿着长袍马褂,留着长辫子,一派封建遗老的形象。
这天,辜鸿铭正一手拿刀,一手拿叉,吃着牛排,两个穿着北大校服的青年学生从他身旁走过,他们格外注意了辜鸿铭的衣着和大辫子,于是刻意用英语说:“这个封建老头还跑来吃西餐?”
他们以为辜鸿铭没有听懂,可没想到,他们话音刚落,辜鸿铭就腾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跟两个学生说:“我吃西餐的时候,你们还在娘胎里呢!”
两个学生看着辜鸿铭直接愣住了,半天反应不过来:这个看上去一副封建顽固老头模样的人,不但能听懂英语,英语还能说得这么流利。
羞愧之下,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跑出了餐厅。
晚年辜鸿铭
经历了这么多事,按理说辜鸿铭也应该在自己的形象问题上下点功夫,让自己表里如一,这样就不会闹太多笑话了。但是辜鸿铭却没有。
说他老顽固吧!似乎也不是。他在国外学成后,按照父亲的意愿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投到了张之洞麾下,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后翻译了《大学》、《论语》等作品而名扬中外。
但是他的上级张之洞哪里做得不对,他仍然会骂,他骂袁世凯,骂慈禧太后,骂“洋鬼子”,被称为“辜疯子”。
可这个“疯子”在大是大非面前一点也不“疯”。
03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段祺瑞当权,他颁布了新的国会选举法,凡国立大学的名教授都具有选举权。
当时有一位留学生的小政客到辜鸿铭家买票,辜鸿铭鄙视了他一眼说:“我的一张票500元。”
当是的市场价,一张选举票也就200元,那位小政客便开始与辜鸿铭讨价还价,只肯给辜鸿铭加到300元。
辜鸿铭大吼道:“给我滚出去。”
那小政客虽然走了,但是在选举的当天,仍然给辜鸿铭寄来了400元和选举入场券。他以为辜鸿铭是为了钱,折中一下给辜鸿铭400元,他一定会来。
辜鸿铭的影视形象
没想到选举那天,辜鸿铭拿着400元,当天乘坐快车,从北平到达了天津,将400元送给了当时的天津名妓“一枝花”。
那个小政客气得歪着脖子来到辜鸿铭家中,骂辜鸿铭不讲信义。辜鸿铭操起一根棍子,将那个小政客赶出了家门,还骂道:“瞎了你的狗眼,敢拿几个臭钱来收买我,还跟我讲什么仁义道德。”
最后那个小政客赔了夫人又折兵,只好悻悻离去。
于是辜鸿铭坐实了“怪才”的名号,他除了形象怪,思想观念怪以外,还有一个怪癖,更让人不可思议。
辜鸿铭出生在南洋,学习在西洋,娶妻在东洋,发展在北洋,不但一副封建清朝遗老的打扮,还娶了一位小脚女人为妻,他说自己最喜欢女人的小脚。
一天,辜鸿铭正在写作,地上扔满了写作失败的纸团,怎么也找不到灵感,于是他叫来夫人淑姑说:“把你的鞋袜脱了。”
他的夫人淑姑也会意地脱掉鞋袜,将脚放到辜鸿铭桌旁的一个凳子上。于是辜鸿铭一边写作一边抚摸她的小脚,仿佛很陶醉的样子。
淑姑
辜鸿铭只要摸着淑姑的小脚便心驰神往,写作的时候,灵感爆发,文思泉涌,他一边抚摸,嘴里还念念有词:“小脚其美,美在其臭。”
淑姑想既然大先生这么喜欢闻臭脚,索性他就三五天不洗脚。辜鸿铭则认为淑姑那三五天不洗的小脚对他的写作能起到兴奋作用。
辜鸿铭还为淑姑的这双小脚做了一首诗,大意是:你的小脚丫儿像彼岸花果一样,像个小蚕蛹一样,像弯弯的月钩一样,讨人喜欢。
反正脚上没有春秋,淑姑也不必担心年老色衰而爱弛了。
04
就因为辜鸿铭的这些“怪癖”。辜鸿铭也将自己折腾成了红人。曾有说法:“到中国不看紫禁城可以,不可以不看辜鸿铭。”
当然民国时期“怪才”辈出。这大概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诸如怼天怼地的章太炎;拿了三十四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发明了“她”字,被中国女性痛骂的刘半农等。
究其原因,首先,应该与留学有关。因为清朝的腐败闭关锁国,被洋枪大炮打醒了。一些思想意识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是因为中国的自闭导致落后了西方,于是争相出国留学,意图用西方的文明来救中国。
其次,民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在学习了西方的文明后,也将一些西方思想引入了中国,这使得中国的学术环境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形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辜鸿铭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青睐,受邀在北大教学。他在北大教学期间,并没有一味地传播西方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翻译《千字文》、《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所以,爱国在骨不在皮,辜鸿铭虽然留着大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其实骨子里是一个爱国的人,他对中华文化是极其推崇的。
有人认为辜鸿铭之所以行为如此怪诞,是因为他对祖国的爱太深沉,是在中华文化的赤诚之心。
你怎么看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