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乡关,不见归途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41 00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你回家过年了么?有人说,游子浪迹天涯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家,那么这个年,估计很多人回不了家。没错,回不了家的我们,这时候都是一个委屈的小孩。都说回家过年,其实我们是更想回家,一年一次,一次一年。也许我们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想家。

1一草一木

小时候,看惯了家乡的四季草木,从没觉得多美。那时候的我,也从不会意识到,未来,我会长久地遗憾那时的熟视无睹。从一年两归,到一年一归,故乡于我,从此再无春夏秋。现在的我,已只看得到家乡肃冬的草木,却只要在回家的列车窗口上,看到那天地间衰败后的枯黄,就倍感亲切。就像当年第一次离家千里后的归家,父亲立于车站广场路灯下等我,束手口袋,想要挺直腰杆,却藏不住的佝偻。也是在那次,我才开始注意到,父亲的鬓角已爬上了白发,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天上飘下的雪花。

2一景一物

有一年回家,从县城回村里的路上,我一直跟司机念叨,开慢点,开慢点——因为沿途曾经的老房子翻新了,小路变宽了,让我有种迷路的陌生感,生怕不小心就会错过我的村庄。我在变,家乡也在变,不过家乡总归还是慢一些,总能留下一些让我熟悉的景物,何况还有路边翘首等候着的父母,让我不至于错过。这份等候,一直是我担心害怕时,心底最大的依仗。但我也总怕会辜负,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异乡打拼的我,跟他们电话时的“我还好”是不是真的好,却知道他们已经真的在变老。

3一腔一调

其实,我有时候很怕回家过年,其中最怕的是,路上会遇到一个个热情喊着你乳名的人,热切地追问着:今年咋没开车回来,还没买么?是的,就是在追问,全然不顾我的窘迫模样。但听着这声声从小喊到大的腔调,还是会让我有“到了家”的感觉。而每当这时候,父母总能恰到好处地出来救场,一边拎过行李,一边说:走,先回家。只不过这往往是出得龙潭,又入虎穴,父母总能从任何时机切入同一个话题:隔壁二大爷家,今年添了一个孙子。不过还好,父母与我最大的默契,是懂得我每一次的欲言又止。

4一餐一食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老家过小年,祭灶的日子。也是这时候,家里开始炸各种过年的食物:馓子,油饼,麻叶…………离家之后,我就很少能在这一天赶回家了。不过父母总会在这一天,给我开一个视频。妈妈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记得把自己的破屋拾掇打扫一下。爸爸则会固定上演一个节目,把摄像头对准每一样新鲜炸出来的食物,略显促狭地问:靠近点,让你闻一闻,香不香。今年,这个节目没有上演,他们只是说炸好后给我打包寄过来,还笑着说:热一热再吃,吃了就不想家了。我也笑着说:嗯,我不想家。

5一屋一床

回家的感觉很好么?至少不是一直这样的。VIP体验卡可能很快就会过期。催婚催育的夺命话题,总会在初见时的默契之后,择机集中爆发——你看你这么邋遢,哪个姑娘会嫁给你;天天出去玩回来这么晚,就该生个娃拴住你的心;…………到最后,你只觉得父母很吵闹,让你只想赶紧逃离。但真正到了要走的那一天,看到自己屋里16岁时在墙上画的那条狗,写过的一句话,曾经喜欢的明星的海报,都被完好地保留着,以及尽管妈妈每天抱怨,都会给拾掇整洁的床铺,脚却会又突然迈不动了,很可能未离家,已经更加想家。

6一声爸妈

如果说回家过年,我们更想的是回家,那么其实回家,可能我们更多的是想见见爸妈。想看到在我们喊出那一声爸妈,他们看到我们时的那份惊喜,也是见到他们后,我们可以暂时卸下身上坚硬的铠甲,因为就像这支动画视频里所表达的那样:当你担心害怕的时候,当你扛起生活重担的时候,当你越不过山丘的时候,当你满怀思念的时候,总有人在乎我们,他们是我们的软肋,亦是我们的铠甲。

曾经,我们都是孩子,过年时,一声爸妈,换来护佑我们岁岁平安的压岁钱,

后来,我们长大了,过年时,一声爸妈,我们开始给父母发压岁钱,是希望他们老得慢一点。

而在今年,因为现实原因,我们不能回家过年,不能面对面喊一声爸妈,但我们还可以给父母发一个视频红包——虽然异地过年,可心意依然可以面对面,虽然不能见面,可祝福父母可以看得见。只是要记住,别哭。

红包在变,心意不变,腾讯微视视频红包,发给最在乎的人。让心意面对面,让祝福看得见,异地过年别忘了给家人发个微视视频红包。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