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行第三站-魏宝山

推荐2年前发布 AI工具箱
58 00

对于魏宝山,我原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早些年就听说巍山有名小吃曰“一根面”,我始终对这“一根面”不得其解,很是好奇。

这次出发前,向朋友打听:鸡足山和魏宝山哪个更值得去?

“鸡足山是佛教圣地,魏宝山是道教名山。”,朋友的这个答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下子把我的兴趣提起来了——佛教?道教?佛是怎么回事?道又是怎么回事?它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带着这么多的问题开始了我的大理之行。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认为魏宝山算得上是一座“仙山”。魏宝山是全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彝族祭祖圣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魏宝山以“古、幽、奇、秀”闻名遐迩。素有“魏宝天下幽”的美誉。以南诏发祥地而闻名,以道教名山而称世。从汉代开始即有道士居住修道,明、清时道教盛极一时。22座道教宫观星罗棋布,完整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体现出道家的文化神韵。

山中文物瑰宝俯仰皆是,现存的松下踏歌壁画、长春洞壁画璧雕均为艺术珍品。

据《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记载,南诏开国君主细奴逻昔日在此耕种,遇太上老君的点化,遂创南诏基业,建立了显赫一时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传位十三代。魏宝山成为南诏古国的根和源头。唐王朝御准建盖的南诏土主庙,是古今往来各地彝族朝拜祭祀的圣地。

魏宝山主峰海拔2509米,植被完好,物种丰富,峰秀谷幽,万顷松涛,钟灵毓秀。

鸡足山多见“寺”、“庵”“、”“殿”;而魏宝山则多为“宫”、“阁”、“庙”。命名上是不是有所区别。

龙山峰这段路不去也罢,走不到200米就没路了,也没有任何景致。

高大的树木耸入云天,攀岩植物也不示弱,蒸蒸日上、生生不息。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山,一路松涛阵阵、凉风习习。我上山较早,没有人,只听得见鸟叫虫鸣,甚是幽静。

三皇殿始建于清初,大殿内供奉着道教创世神——炎帝、黄帝、伏羲。过厅中供奉着女娲。

观音殿供奉着观音、韦驮和弥勒佛像。据载,观音是佛道双修,所以,佛教和道教都有供奉。

魏宝山的宫、阁、殿大多建于清初,建筑物都显得破旧,年久失修的样子,但大殿的壁画壁挂仍然保存完好。

文昌阁是所有宫、阁里风景最美的,有两个长相俊秀的道姑住持。院内干净整洁,池子里睡莲开得正盛,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院子里的多肉长的葱绿欲滴。貌似大理这个地方特别适合多肉生长,所到之处,都是多肉的乐园。

文昌阁院子一角,有一眼神泉井 。据载,孟获的兄弟孟优曾居住于此,因蜀军士兵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诸葛亮曾亲往殿内访问孟优解药以救士兵。井水甘甜可口,甚是珍贵,常饮此泉水可以健身养生。有驱病辟邪、转运改运之效果。所以经常有运气不好或身患疾病者不远千里来求神泉之水。

我也用随身携带的水杯装了一杯水,试图沾古人的光。

抱元守一,怎么解释?貌似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概念。我自己的谬解!

鸡足山的寺、庵、殿,大都建于明朝,而魏宝山的宫、阁多建于清朝,可不知什么原因,鸡足山的寺都金碧辉煌、纤尘不染,而魏宝山的宫、阁都显得陈旧,甚至掩饰不住的破败,每个殿里也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道士或道姑住持。旅游淡季,游人也不多,寥寥无几。

道和佛,外在和内涵,有些什么不同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